知識的直接來源是實踐。但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人類積累的實踐經驗已浩如煙海。時代發展到今天,獲取知識已不需要時時、處處、事事去實踐了,對于兒童少年來講,甚至可以說獲得知識的渠道主要是讀書。所以辦學校辦教育,要把帶領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作為當務之急。讀書是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讀書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過程,讀書是德智體美主動發展、生動活潑地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人們常常把“上學”叫做“讀書”。把接受學校教育統稱為“讀書”。
我認為在現代這個時代,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生是一個缺乏獲取知識能力、缺乏發展潛能的學生,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缺乏文化氛圍的家庭,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校是個沉悶、死板、缺乏蓬勃朝氣的學校,一個不重視讀書的民族是一個缺乏發展后勁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們務必高度重視閱讀對一個人,對一所學校,對我們的民族、國家和社會所產生的明確無誤的現實而又深遠的影響。請老師們動員起來,把學生組織好,帶領好,引導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這項活動中來。
在這里我要強調,大家都要重視讀書。語文課則更應該重視讀書。語文課要少講解,少分析,少表演,少搞形式。而應該把力氣花在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中。語文課要重視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尤其要重視的是讀。讀是更為基本的技能,不但要多讀,而且多誦,要多讀多誦,多讀多誦體驗就在其中,多讀多誦感悟就在其中。因誦成好,因誦成悟,因誦入巧,因巧入神。語文素養就是這樣步步升華的。
在這里,我還要強調,有些人把語文強調熟讀和背誦說成是“讀死書”。這是極其錯誤的,如非誤解,就屬偏見,要知道偏見比無知更可怕。誦讀經典,吟詠美文,傳承文明,提高語言語文素養,豐富精神世界;可以融思考于其中,可以畜能力于其中,可以融創造于其中。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在全國小學生讀書活動開幕式上的致詞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