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故事,第一人稱講述,有改編:
“我叫森,30歲,因為沒有學歷,能力也一般,在城里打工好些年都沒出頭,攢了十幾萬塊錢,退守農村老家,決定娶妻生子,踏踏實實地生活。但在老家娶老婆很不容易,我父母條件一般,母親身體不好,父親掙得也越來越少,老房子一直沒辦法重建,加上我年紀不小了,所以更加難提親。媒婆經過我家門口,都要故意繞個彎,怕我爸媽拉她找媳婦。
我一直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后來,當媒婆建議我娶離過婚帶孩子,難度小一些,離過婚的女人都踏實,沒有不經事的小姑娘心高氣傲,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于是,我遇到了我的老婆,她前夫家暴,前婆婆也打她,她就帶著女兒離婚了,凈身出戶。
同是天涯淪落人,我們很快就結婚了,我媽說,不管她有什么過去,明媒正娶,踏踏實實跟人家過日子。于是,我用自己的積蓄給了她8萬的彩禮,婚禮很風光,我以為這樣就夠了。
但事實上,我錯了,在后來的相處中我深刻體會到3點:
第一,二婚女人的心給了前夫,給了她的孩子,她再婚的目的是需要棲身之地和賺錢機器。
我們結婚一年半,她都不愿意再生小孩,說還沒準備好。我平時說話做事稍微不注意,有時候把繼女逗得哭鼻子了,她就要和我冷戰,說我不愛她的孩子。繼女感冒發燒,她在另一個房間里守幾天幾夜,晚上把門反鎖,碰都不讓我碰。
我也跟她好好談過,希望她對我把心打開,我也嘗試過做很多浪漫的事,試圖打動她,但是她始終對我有戒備心。后來,我也累了,迷茫了,放棄了,她對我更加冷若冰霜。只有在我給錢她的時候,她才對我有說有笑。
第二,二婚女人精于索取,懈于付出,像個無底洞,填不滿。
后來,她不知為什么,有了一些改變,生了我倆的小孩,是個兒子。我媽很高興,顧不上自己有病,月子里伺候她,幫著帶小孩,她對我媽呼來喝去,我們也都不跟她計較,誰家沒磕磕絆絆,只希望一家人好好走下去。
但因為這個兒子,她開始明目張膽地要錢,要了也不花,攢著。后來,我才知道,她都貼給了她娘家。有一次,我周轉不靈,我媽要買藥,我找她拿兩千塊錢,她不給,我和她大吵一架,她恨我恨得咬牙切齒,說我打心眼里瞧不起她,欺負她。那次吵架,冷戰了一個月才和好。
第三,二婚女人永遠對你設防,除非你為她的孩子付出生命,否則始終養不熟。
她有一次轉了個新聞給我看,好像是繼父割皮救繼子什么的,說這才是真正的愛。她要求的是圣人般沒有雜質的感情,可是她對我們一家卻是正好相反的,這種不平等的心態之下,我永遠也走不進她的心,她要的安全感,我給不起。
我從來不過生日,沒有這個習慣,雖然她提醒了幾次,但我還是忘了繼女的生日,更沒有買蛋糕送禮物,她認為我是故意的。總之,怎么樣也養不熟,沒辦法輕松、正常地生活。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就是一輩子打光棍,也不會娶二婚女人,特別是帶孩子的,喂不飽,填不滿,養不熟,余生都是煎熬。”
森的故事并非個例,責任不在某一方,每個人人生悲劇背后大多是咎由自取,怨天尤人之余,多反省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與大家分享3個婚戀感悟:
很多人結婚是奔著沖喜去的,指望著靠結婚時來運轉,這是最天真也最錯誤的想法。自己過得不好,指望結個婚生個娃,讓人生走上正軌。結果可想而知,你連自己都沒過好,更過不好兩個人的生活,對方也一樣,也指望著你來做救世主。
所以,不管是頭婚,還是二婚,都要問清楚自己的內心,結婚是為了什么?把最壞的打算做足了,如果還能安然接受、承擔,才值得走進婚姻。
很多女人經歷過離婚,沒有好好反思,不好好努力,而是渾渾噩噩,再把自己嫁出去,企圖找個依靠。但其實,人活在世上都很艱難,都需要依靠。
沒孩子還好說,有孩子的,在重組家庭里免不了彼此膈應、算計,哪有多少幸福可言。
沒有愛情的婚姻,終將味同嚼蠟,然而,忽視了人性的婚戀,往往被吃得骨頭渣都不剩。
你相信愛情,享受那種悸動與美好,不是因為你懵懂無知,是因為你懂得,即便人性再丑陋,愛情來時也是純潔美好的,你享受得起這份。你嫁給愛情,不是因為傻和輕信,是因為你有這個實力,人性嬗變時,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不是潰不成軍,一敗涂地。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森的婚姻,問題出在哪兒?是因為娶了二婚帶娃老婆?歡迎留言交流看法。
(作者:魔鬼身材、三觀超正的文字民工、情感博主。展現人生百態、情愛悲歡,分享有力量的婚戀智慧,歡迎關注。配圖來自網絡,圖文無關,感謝原作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