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提倡自由戀愛,只要男女雙方看對了眼,不管對方是窮是富,是健康還是疾病都可以選擇在一起,不受任何人的干涉。不過在古代就不是這樣了。古人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對象全由父母長輩把關。
這句話告訴我們,女性好的標準是身體要有膘。當然這里的膘絕不是指那些貼在肚子上的肥肉,而是指女性身材豐滿健壯。而男性優秀的標準則是要有毛。須發濃密者最好,那么過去的人為什么會以這種標注選擇男女呢?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審美體驗。
美的體驗不是現代才有的。從古代開始,人們對于帥哥美女就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古人所認為的美女主要需具備以下兩種特征。第一就是要高。從先秦開始,高就是美的主要標志。比如《詩經》上就有一篇專門形容美女的詩歌叫《碩人》,碩人就是個子高的人,可見古人對于高是情有獨鐘的。
還有一個成語叫碩大無朋,這也是出自《詩經》,形容的是一個美女不但身材高大而且還十分健康豐滿。第二就是要健康,尤其是到了唐朝,個個都走健康美的路線,騎馬打球跳舞,鍛煉身體。所謂“其俗喜豐艷,雖肥不傷肉”就是當時社會對于美女的標準。
而對男性來說,長得好的第一條標準是要有一個大胡子,比如《后漢書》中就曾記載:東平王蒼,光武子。為人美須髯,腰帶十圍,明帝甚愛重之。著名的關帝爺也有一把好胡子。由此可見,古代男性中的帥哥重要標準就是須發濃密外加高大壯的身材。
第二,生活環境的需要。
古代醫療條件比較簡陋,很多現代人看起來很小的毛病在當時都有可能置人于死地。所以健康對于古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對于女性來說身材豐碩就是健康的象征。畢竟,古代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很多時候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頓肉,想變成胖子都沒有機會,因此豐碩的女人首先家庭條件就很不錯。此外,很多人也認為健康豐滿的女性更好生孩子,生產完畢后更容易恢復,生出來的孩子也更健康。因此比起瘦弱的女性,這種健康的女人更受歡迎了。
對于男性來說健康的標準自然就是毛發濃密了。不僅是古代,即使是現代的醫學觀點也證明,毛發濃密的男性精力更充沛,身體也更好。畢竟毛發是人體健康的監控器,很多病的癥狀就是從脫發開始的。因此,選擇毛發濃密的男人至少可以保證他的身體健康。而從側面也證明了這個男人干活肯定也沒有問題。若是一個男人面白無須,頭發枯黃,下地干活恐怕精力和體力都難以維持,指望他帶領全家致富基本上是癡心妄想了。因此,選擇男性時,大部分都會著重考察男人的毛發特征。
當然,這套理論絕不是只有古代才適用。雖然現代女性都追求纖細美了,但是擁有健康的身材其實比弱不禁風的美麗更持久。對于男性也是一樣,雖然大家都欣賞精致漂亮的男孩子,但若是說到結婚,更多的女性還是會選擇健壯的男性,因為他們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