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
他是毛主席的兒子,
他也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那一段屬于他的歷史,
刻骨銘心,慷慨悲壯!
他不畏生死,不怕犧牲!
只為“保家衛國“”四個字奮勇向前!
他是涅火重生的鳳凰,
用生命與熱血
鑄就了中華民族不朽的魂魄。
回望他短暫的一生,
異常心痛
岸英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在如今的朝鮮,
仍然流傳著歌頌他的歌謠:
湘水之岸,
英木蒼蒼,
身在異域,
魂歸故鄉...
這首音樂的旋律仍然催人淚下……
70年前的今天,
他走了,
為了祖國和人民,
他永遠留在了朝鮮,
永遠和他所熱愛的革命事業,
緊緊相連……
是領袖的兒子,
注定責任比別人更多,
是領袖的兒子,
注定苦難比別人更多,
是領袖的兒子,
注定一出生,
就和革命運動密不可分。
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
岸英經常跟著父母搬家,
他天真的對爸爸說:
咱家的房子是長腿的!
是受父母的影響,
岸英在孩童時期就知道體諒人民疾苦;
是受父母的影響,
岸英在10幾歲的年紀就寫出了這樣的話:
二叔,
我現在對革命有新認識了,
那就是像爸爸媽媽和你們那樣,
將來為窮苦大眾干革命,
才是人生的目標!
“革命”在岸英的心上埋下了種子,
隨著他的成長,
這顆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
他不愧是領袖的兒子,
在親眼看著媽媽離開之后,
在經歷過童年的苦楚之后,
依然勇敢而堅韌!
他不愧是領袖的兒子,
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搞特殊,
更不會讓自己的親人搞特殊!
他來到山西、來到冀中、來到山東……
他上“勞動大學”,
他去田地里耕種,
他和父親一樣,
喜歡搞調查、寫報告,
喜歡和農民在一起 ……
1950年,
朝鮮戰爭爆發,
岸英立刻從湖南回到了北京,
他與父親徹夜長談了一次,
表達了想要參軍入朝的心愿。
臨行前,
父親對毛岸英說:
你是共產黨員,
又是毛澤東的兒子,
到了朝鮮戰場上,
就更要吃苦在先,
犧牲在前!
誰又能想到,
這次父子的分別,
竟成了永別!
被炸彈掀翻的房屋,
斷裂的樹枝,
在死亡中轟鳴,
你儲存黃金般堅硬的孤獨,
動脈里的血投進大火,
你的犧牲,
重于泰山……
從此,
鴨綠江畔烽火硝煙的印記,
兩個民族血脈友誼的見證,
都深深雋刻著你的名字
——毛岸英!
多少次,
我想象著,
如果我生在你的年代,
那我一定會愛上你吧……
多少次,
我想象著,
如果你沒有犧牲,
那后來的一切或許會不同吧……
可是歷史不能假設,
但也正因為不能假設,
那種遺憾,
那種懷念,
那種敬仰才會變得更加濃郁!
時間的河流,漫過腳踝,
2020年11月25日,
你離開了整整70 年,
我看見,
一篇又一篇文章講述你的故事;
我看見,
一個又一個讀者為你流淚;
我看見,
來來去去的兒童、青年、老者,
他們在你的遺物前駐足;
我也看見,
在那蒼松翠柏間,
你目光如炬,
望著祖國的方向,
許久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