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加重,骨關節炎的患者也在不斷上升,據了解,目前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約1.4億,患病率高達10%左右,由于骨關節炎致殘率極高,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已成為日漸嚴重的社會問題。
骨關節炎的診斷依據有以下6條:
1、年齡大于50歲,
2、晨僵小于30分鐘
3、行動有骨摩擦聲
4、有骨性壓痛,
5、有骨性膨大,
6、無明顯發熱
這些癥狀滿足3條以上就意味著存在骨關節炎的可能。
骨和骨連接的地方,稱之為關節。
正常情況下,關節骨骼面覆有橡膠樣的物質即軟骨。因為軟骨的存在,關節活動時,骨骼相互滑動而不產生疼痛。
骨關節炎發病的核心就是軟骨退化,隨著軟骨退化與磨損,關節活動時骨骼與骨骼之間直接的滑動少了軟骨的緩沖,因此,產生了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的癥狀。
骨關節炎可發生于膝、髖、踝、手、頸椎、腰椎等部位,當骨關節炎發生在膝關節時,我們稱之為膝關節骨關節炎。生活中,經常聽說周圍誰誰又“膝關節風濕骨痛”了,或者膝關節“長骨刺”、“增生”、“退化”了,其實大多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有明顯的老齡發病趨勢,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高而升高。據流行病學統計,中國人大于65歲的人群中,其整體發率約8.1%。
長期勞損是骨性關節炎的重要發病因素。某些職業勞動以及長期過度使用,往往使關節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而誘發骨關節炎。
大多數的關節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常見的遺傳性骨關節炎是原發性全身型骨關節炎。
在骨性關節炎患者中,老年女性(>60 歲)中的發病率為13%,在老年男性(>60 歲)中的發病率為10%。這可能與免疫功能、基因特點、激素水平、遺傳傾向、妊娠分娩等因素相關。
肥胖不僅是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特征性體態表現,同時也是骨性關節炎的好發因素之一。肥胖引發關節炎是與關節長期負重以及肥胖者脂質代謝異常有關,肥胖超重可加速退行性變發展。
吸煙將消耗身體的氧供應,使骨骼及關節處于相對缺氧的狀態;對于已經患有關節炎的患者,吸煙會直接導致受傷的組織新陳代謝進一步減慢,疼痛加重,延遲疾病的恢復。
比如自身免疫性因素、藥物因素、細菌病毒感染、積累勞損、體質、有關疾病等,都可能引發骨性關節炎。
那么我們究竟有什么辦法,能避免關節炎的疼痛呢?
這里給大家列出4點建議,從現在開始就要多注意了,這樣才能避免發生關節炎疼痛,具體如下
1.注意保暖。其實,對各個關節的保暖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就像是一些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忠告一樣。在身體保健上,注意保暖可以減少寒冷等因素對我們關節的刺激,減少急性的一些炎癥的發生從而降低慢性炎癥的可能性。所以對我們關節保護注意保暖是有科學依據的。
2.注意補鈣。對于老年人來說,除了日常的對于關節的保暖之外。我們應當進食鈣片或者含鈣的食物來補充我們的身體中的鈣的含量。因為人體老年化之后,鈣質會從我們的骨頭中流失,為了避免這種流失,造成的骨質疏松甚至是關節炎,我們需要通過飲食的方式來補充鈣。
3.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于我們關節的健康,但過度的運動拉傷也會導致關節炎的發生。我們對我們關節的保護,是通過一些合理科學的運動計劃來完成的。運動對于我們骨骼肌肉的保護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好方式。
4.如果尿酸過高的病人,需要我們控制尿酸濃度。從飲食上降低嘌呤食物的攝入,或者在尿酸高通過藥物治療來降低尿酸。從而減少由于尿酸結晶導致我們關節炎發生的可能性。
關節炎跟隨陰雨天氣,容易發生在一些寒冷潮濕的季節,我們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一些誘發關節炎的可能,才可以盡可能的避開關節炎。當我們的父輩母輩們發生關節炎時,我們也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照顧他們(在家中泡個熱水腳也可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讓我們動用知識的力量,避免關節炎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