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與血管同壽”,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血管是輸送血液的重要通道,而如果血管被堵了,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受到損害,輕則引發各種并發癥,嚴重的會直接導致猝死,對健康危害很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血管被“堵”呢?
人的血液既有凝血系統又有抗凝系統,要想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必須得保證這兩者處于動態平衡,否則就容易導致血管被堵塞。
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如血液流量減緩,凝血因子受損,血管受損,導致凝血功能發生變化,要么亢進,要么減弱,一旦這種動態平衡被打破,人就會處于“易栓狀態”。
那么,這種狀態會給我們造成什么傷害呢,比如心肌梗塞、腦梗死、血管疾病等與血栓有關的疾病,都是由于血栓造成的,對健康威脅非常大。
血管一旦堵了,身體3個部位會疼痛,若出現及時就醫。
第1,小腿疼痛
雙下肢處在身體的最下端,其實離我們心臟是最遠的,所以,這個部位也是血栓的高發部位,如果不是很勞累,但出現了雙腿的麻木、抽筋等,往往說明血管已經堵塞。
第2,經常頭痛
如果平時沒有頭痛的毛病,但是經常會出現劇烈的頭痛,而且是陣發性的,并且疼痛很劇烈,這往往提示我們,多半是急性腦血栓導致的,除了頭痛,還伴有肢體麻木。
第3,不明原因胸痛
如果我們經常莫名其妙出現胸痛的現象,而且痛感劇烈,這很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導致的冠心病引起的,務必需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部位血管堵塞,身體會發出不同”求救“信號,切勿忽視!?
1、頭部血管堵塞——即腦梗塞,常見表現:頭痛、乏力,惡心、想吐,肢體麻木;
2、心臟血管堵塞——就是心肌梗死,常見癥狀:胸痛劇烈,甚至大汗淋漓;
3、肢體血管堵塞——下肢動靜脈栓塞,常見癥狀:肢體疼痛,冷痛感、麻木、走路跛行;
血管一旦被堵塞,這幾個危害會找上門?!
血管疾病一旦發生,一定要爭分奪秒的及時處理,如果耽誤治療,它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危及生命,一旦發生,甚至比癌癥還要危險。
此外,血管一旦硬化,會導致體內的血流減少、甚至破裂、或者血栓等危險,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會誘發中風、心梗,甚至在短時間內直接導致猝死。
預防血管堵塞,多喝2水,少吃3物,血管凈壽命長?
“少吃3物”
1、高鈉食物
鈉的攝入量過多會引起水鈉潴留,血液容量增加,促進血管收縮,從而導致血壓極速升高,特別是對于有高血壓的人。
2、高脂食物
如果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非常容易引發高脂血癥,高脂血癥繼續發展,則會直接導致冠心病,甚至腦梗的發生,日常飲食一定要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
3、高糖食物
攝取太多的糖分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不僅有心腦血管風險,還會直接引發糖尿病、高脂血癥,控制高糖食物的攝入,也能減少血栓的發生。
”多喝1水“
日常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稀釋血液,而很多茶水則含有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促進血液循環,但要注意的是,最好選擇可以養護血管的茶水。
養護血管食療小經方:準備玉米須、青錢柳、桑葉、決明子、槐花、荷葉、葛根、木瓜,菊花、山楂、荷葉,經過老中醫科學配比,放開水中沖泡5分鐘,然后每天沖泡飲用,被稱為血管的“清道夫”,可幫助清理血管垃圾,疏通血管,從而保護血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