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7.4 子之武城①,聞弦歌之聲②。夫子莞爾而笑③,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注釋】
①武城:魯國的一個小城,當時子游是武城宰。
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③莞(wǎn)爾:微笑的樣子。
【翻譯】
孔子到了武城,聽到管弦和歌唱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君子學習了道就會愛人,老百姓學習了道就容易使喚。’”孔子說:“學生們,
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是同他開玩笑罷了。”
【解讀】本語音由人工智能朗讀,可能會出現多音字發音錯誤,朗讀結果僅供參考
此章孔子借一次和
子游的玩笑闡述了禮樂教化民眾的意義和作用。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實施庠序教化,學習禮樂的人很多,弦歌不輟。孔子到武城,聽到弦歌聲,便用“割雞焉用牛刀”來開玩笑,大約是孔
子有感于當時連大國都沒有這般喜好禮樂的情況,在武城這個小小地方卻有禮樂教化。從中亦可見孔子言語詼諧輕松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