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血壓用兩個指標衡量,一個是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液從動脈血管往全身供給時,動脈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這個值簡單的稱作高壓,成人正常的收縮壓在90~140毫米汞柱之間為正常血壓 。另一個是舒張壓,是指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心臟,血管回彈時保持身體臟器供血的最小壓力,這個值簡單的稱作低壓,成人正常的舒張壓為60~90毫米汞柱之間為正常血壓。當心臟舒張時,回流心臟的血液少,滯留在動脈血管中的血液多,導致動脈血管承受的壓力比正常狀態下高,反映在血壓測量值上,就是低壓高。有一些人測量血壓時發現高壓不高,但是低壓卻偏高,這種情況是血液回流心臟變少導致。
血液回流心臟變少的原因
1,心率偏快。心率快,心臟收縮舒張的頻率高,心臟還沒有舒張完全就又收縮,使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低血壓偏高。一般情況下,工作壓力大精神長期緊張焦慮,交感神經長期興奮性加強,就會導致心率偏快。長期不運動,身體機能逐漸減弱,也會心率偏快。經常熬夜,心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會使心率偏快。不良習慣生活,如吸煙飲酒、肥胖、長期的高脂高糖飲食等,可能影響身體的代謝機能,引起心率偏快。
2,血液的粘稠。血液的粘稠度偏高,血流速度慢,在心臟舒張時,回流心臟的血液減少,導致低壓高。
不管是長期的低壓偏高,還是低壓和高壓都高,都會使心臟和血管長期承受過高的壓力,加速動脈硬化,甚至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對腎臟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對于單純低壓高患者,首先可以針對性的對自己生活中的不良因素進行控制。通過合理的生活干預,使血壓恢復正常。
當低血壓偏高程度比較嚴重,或有糖尿病等問題的患者,生活干預無法有效降低低血壓時,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地服藥來控制低血壓。
一旦血壓高,就應該積極控制,盡早的通過生活調理和合理用藥,控制好血壓水平,更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對心腦血管健康和其他靶向器官健康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