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剛做好了一個AI寫作課,花了大概10天左右的時間,針對的是kimi、豆包、chat gpt 4o等大模型,結果沒想到,deepseek深度思考版,一下子給我整破防了…
比起此前的國產大模型,乃至o1、claude等國外模型,deepseek的思考更縝密,更深度。
我們一直在說,學習知識,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深度思考過程的意義就在于此,能讓用戶循著AI的思考軌跡,更透徹地了解答案的生成過程,也就是“知其所以然”。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思考過程來做什么呢?
(1)學習知識。比如,我一個朋友對算ming比較感興趣,但是又沒有合適的師傅,而deepseek的思考過程,恰巧就能幫助到他。再比如,解數學題,我把以下圖片發給deepseek。
它會一五一十地將思考過程展示出來,而且展示了如何排除其他選項的過程。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同學,該思考過程帶來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而對比素以推理能力聞名的Chat Gpt o1,也只是給了一個答案。
這就相當于我們去爬山,deepseek會事無巨細地將從哪兒進、怎么走、哪些路不要走,全部告訴我們,而其他AI只是告訴了我們一個目的地。
(2)核對答案的準確性
實際上,AI的回答并不是百分百準確的,難免出現紕漏。如果沒有思考過程的展示,我們很難發現答案中的“陷阱”。
(3)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仔細觀察會發現,deepseek比我們99%的人思考事情要縝密很多。因此如何提高思考能力,如何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問題,我們也能從deepseek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想起了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在知乎上發的一個回答,他的理想是想讓偏遠地區的人,也能知識平權、科技平權。上述我們展示的deepseek的思考過程,何嘗不是在踐行梁總的這句話呢。
我一直認為“大道至簡”的提示詞,才是AI未來發展的方向,沒想到這個“未來”來的這么快。
測試過程中,我深刻地感覺到“未來已來”這四個字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我其實還比較喜歡寫提示詞,很享受提示詞提效帶來的快感。一般的基礎要素由【角色】+【目標】+【要求】+【工作流】組成,有時候還需要加入【輸出格式】和【示例】。這一套提示詞,雖然錯綜復雜,但基本上能精準表達我們的需求。
不過deepseek的深度思考,基本上不需要【要求】+【示例】來框定范圍了,它可以自行去查找【角色】和【目標】應該有哪些【要求】。這對于提示詞小白的利好是,即使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什么,只需要知道【角色】和【目標】,也同樣能得到相對滿意的答案。
我們來舉個例子,將以下提示詞發給deepseek:
以上是deepseek的思考過程,標紅處也就是我們提示詞中的“要求”部分,是不是比我們自己想的要全面一些?
正文生成的內容如下:
是不是還不錯?文本質量沒有很重的AI痕跡了,而且還有數據支撐,連引導語、留言區互動都準備好了。這個過程中我們做了什么呢?我們只提供了【角色】和【目標】,其他的的均由deepseek生成。
實在太強了。
強到我可能需要將此前做的AI寫作課中的提示詞,重新迭代一遍,可能又要花費很多個日夜,可能需要重新再補充很多內容。
用更少的算力,達成更好的效果——這讓我想起了小米加步槍的那個年代,我們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沒有御寒的棉衣,甚至肚子都填不飽,但是仍舊靠堅強的意志和先進的戰略思想,啃下了一場又一場勝利。
這一刻,歷史仿佛在回響。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的AI科技,由于deepseek的橫空出世,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但事實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用力過猛
比如上述我們用這個提示詞【作為一個公眾號編輯,圍繞“deepseek震驚世界”的主題,寫一篇公眾號文章】生成的文章,語言很接近真人,但內容上卻有很多漏洞。我讓它自行校對后,存在的紕漏如下:
而對比chat gpt生成的內容,雖然沒有deepseek文本質量高,也沒有提供數據支撐來增強說服力,僅僅是生成了一篇流水賬的文章,但是對內容準確性把握較好,遣詞造句、數據引用都比較克制(篇幅原因,只截取部分)。
由此可見,deepseek為了完成用戶需求,存在用力過猛的情況。打個比方,一般我們寫公眾號文章,提供數據會更有說服力。而deepseek也深諳公眾號文章的寫法,于是也七七八八湊了些數據。
(2)生態位
目前就我體驗來說,deepseek更像一個文筆很好、推理能力很強的語言大師,可媲美claude的文本生成質量,不遜于chat gpt o1的推理能力。但是,仍然還不能完全擠占kimi、豆包等國內老牌AI的生態位。比如,在長文生成方面,kimi一次性可以生成接近1w字的文章,這是deepseek不具備的(chatgpt也不具備)。比如,便捷性上,也不能取代豆包的AI聊天助手的快速和方便。
也就是說,我們在稱贊deepseek的同時,也不要遺忘了國產老牌AI的奉獻,而且它們也并不是不能用了,因地制宜地使用才是上上策。
寫到這里,我突然感覺不需要迭代自己的AI寫作課了,專門出一期針對deepseek的不就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