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14號,113年前的今天是京師大學堂正式對外招生的日子。這個學堂我們后來叫她北京大學。
如果說戊戌變法是完全失敗的,那我就不能同意了。至少還有一個是成功的嘛——那就是北京大學。
1898年在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的推動下,由光緒皇帝親自頒布了《明定國是詔》,其中就特別強調要建立京師大學堂——這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所以北京大學是戊戌變法的產物。也是腐朽的清政府留給我們為數不多的、具有正面意義的東西。
后來戊戌變法失敗了,慈禧太后廢除了很多已經頒布的變法措施,唯獨京師大學堂沒有廢。不僅沒有廢,還仍然按照立憲派他們搞的那一套來。比如京師大學堂選派優秀的學生到日本、歐美留學。而這些人后來大多都成為了堅定推翻清王朝統治的革命者,清王朝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京師大學堂,她曾經對中國革命可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上流傳著一篇所謂“光緒皇帝在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你要看了都不禁會笑出來,單不說“光緒說的那些話”像不像皇帝本人所說的,就說一點,光緒皇帝會親自出席一個小小學堂的開學典禮?戊戌變法時的光緒皇帝那可真是日理萬機啊,建立一個學校只是變法中細枝末節的事兒。那時的京師大學堂可不是現在的北京大學,這么牛,萬眾矚目的。那時候真的就只是一個“小小的學堂”而已。
而且我想北京大學還應該感謝美國人,因為美國人對北京大學在錢財方面的支持是最大的。都知道庚子賠款的時候給八國聯軍賠了很多很多錢,美國人可能是良心發現還是怎么的,覺得中國窮成這樣了,再要他們錢好像良心過不去。看到中國有這么一個北京大學還不錯,于是美國就把庚子賠款的錢就全部返還給了北京大學,他是每年返還一部分,跟分期付款似的。直到解放后,北京大學都還在用庚子賠款美國返還的錢。
我們現在老喊著“60分萬歲,61分浪費”這東西跟京師大學堂也很有淵源。60分為及格分的這個標準就是京師大學堂第一屆招生的時候制定的。當時就決定使用百分制,100分為滿分,60分為及格分,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沿用。
這樣看來,晚清留下的遺產也不是都一無是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