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上有以下6種表現:
1.腰痛伴放射性腿痛: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生率約九成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麻木:既可以是腿部的客觀表現,也可以是病人的主觀意識。
3.無力:當神經受到壓迫時,病人足趾活動不靈活,由于壓迫的神經不同,可表現為拇指背伸力減弱,或足的背伸、趾屈、外翻力量減弱。
4.患肢溫度低:有的患者主訴患肢發涼,尤以小腿、足及足的遠端為著。
5.間歇性跛行: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腿部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后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但騎自行車沒有不適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癥預防是關鍵
在日常的生活和勞動中要注意姿勢,不能久坐久站,要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要把腰椎周圍的肌肉練好,增加腰椎的穩定性,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倒走”或“退步走”:找個平坦安全的地方,向后退步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調節人體的重心向后,這樣也能起到鍛煉和預防的作用。
“飛燕式”:腹部著床,雙上肢和雙下肢離床翹起。早晚各1次,每次20-40分鐘。平臥于床,雙足叉開著床,頭及雙肘著床,腹部及臀部離床向上挺起。
仰臥蹬車:仰臥于床雙下肢向上模仿蹬自行車動作。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鐘。
編輯:晚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