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莊地道戰紀念館,是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河北省清苑縣冉莊村,這里也曾是人民奮戰多的地方。
冉莊人民積極開展地道戰,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致使敵人“寧繞黑風口, 不從冉莊走”。
冉莊始建于隋代,唐代植槐于街,宋朝一度繁榮,素有唐村宋鎮之說,冉莊地道始挖于1938年。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大舉南侵,為了防御敵人的襲擊,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冉莊一帶人民開始挖地洞,最后挖成地道。
冉莊地道一般寬0.7至0.8米,高約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在地道里行走的人們要低頭才可前進。
居住在這兒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地道,這口看似是井的建筑,實際上就是地道的出入口。
居民的房屋內,有放著連著炸藥引線的雞蛋,只有稍有動靜,就會引燃這個炸彈。
地道之間戶戶村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形成了長達16公里的地道網。
冉莊地道戰紀念館進行了維護和修整,完善之后的紀念館于2008年3月對外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