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痛起來可以說是讓人〝痛不欲生〞,有的人形容是像虎噬,有的人說是像用刀割肉,還有人形容是像磚頭砸在腳面上,堂堂八尺男兒也能被痛風折磨得流淚,由于很多人對痛風缺乏系統認識,即便一些病齡較長的患者,也常常容易陷入治療彎路之中,認為痛風是治不好的。
在門診中,不少病人有這樣或那樣的治療困惑:已經忌口了,痛風為什么還發作?體重降下來了,痛風為什么還發作?痛風藥沒少吃,為什么還發作?下面小編和大家來一起分析原因。
誘發因素多,單純飲食控制不足以遏制痛風
控飲食限嘌呤為什么痛風還會復發?
“得了痛風后,我一直控制不吃高嘌呤食物,可萬萬沒想到痛風還是發作了!”長期以來,預防痛風需忌口在廣大患者心中成為一種共識。尤其痛風重癥患者,更是長年克制、葷腥不沾,啤酒、海鮮就像個雷區,讓廣大患者望而生畏。然而忌口了痛風就不會發作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單純依靠忌口只能控制外源性尿酸的攝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占主導地位的內源性尿酸卻無法排除,這就像是埋在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隨時爆發。僅僅依靠飲食控制對于整體尿酸堆積、機體嘌呤代謝紊亂并沒有作用。
治療痛風別只顧著止痛那么簡單
痛風發作后許多患者會吃止痛藥來緩解癥狀,最常見的就是芬必得、散利痛、吲哚美辛等非甾體類的消炎止痛藥。這些藥往往不需要處方,藥房就能買到。服用不當容易引起腎臟血流減少、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或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癥。
為道中醫提醒,臨床中常用藥秋水仙堿,其止痛效果好,但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會造成腹瀉、肌肉痙攣,最嚴重的是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腎臟功能損害等副作用。”
尿酸降了,痛風就治好了?
得了痛風,多數患者常常遵醫囑長期服用別嘌呤醇或苯溴馬隆等降尿酸藥物治療。“降尿酸就能根治痛風”是一種缺乏基本醫學常識的表現。單一降尿酸只能杜絕新尿酸結晶形成,但卻無法去除已產生的結晶結石,也不能修復腎臟尿酸排泄障礙,無法從痛風形成的根源上同步解決問題,這也是痛風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痛風藥沒少吃,為什么還發作?
你是否在使用止痛、消腫、降尿酸限嘌呤等藥物后痛風還是發作了?這是為什么?
表面上看痛風因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產生過多引發,可嘌呤是什么?是細胞核苷酸成分,我們的細胞天天都在代謝,天天都要產生嘌呤、產生尿酸,它是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功能,然而我們僅通過藥物干擾嘌呤代謝來進行治療,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機械治療方式如何能治好痛風。
治療痛風不只是止痛、消腫那么簡單,也不是降尿酸、限嘌呤那么簡單,為道中醫認為治療痛風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糾正體內尿酸代謝。只要糾正體內尿酸代謝問題,就能治好痛風頑疾。
痛風根源 人體分清泌濁功能發生障礙
為道中醫認為大自然及生物都具有自我凈化與修復的能力,人亦是如此,人體分清泌濁的凈化功能無處不在,處理嘌呤,凈化尿酸,也是生命凈化的基本功能。所以,痛風是人體分清泌濁功能發生障礙(西醫稱為代謝紊亂)引起的,主因正氣不足、脾腎功能失調,病理產物聚在體內且停留于脈絡之中,又因飲食勞倦,氣血凝滯不通,濕濁流注關節而導致。
如同污水處理廠,處理嘌呤,凈化尿酸,是我們的生命體有分清泌濁的基本功能。假如污水處理廠處理不了污水,原因不是污水太臟了,不能因此限制排放污水,也不能天天用去污劑處理污水。
不修理分清泌濁的過濾環節,反倒要求控制飲食限制嘌呤、干擾嘌呤代謝、堿化尿酸,這是本末倒置。
中醫辨證施治 從整體糾正清泌濁功能
痛風中醫辨證分型可以分為濕熱痹阻、風寒濕痹、痰瘀阻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中醫治療會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體質,制定治療方案進行針對性治療。
中醫從整體辯證施治入手,深入痛風形成根源,通過調理,可以疏通十二經絡,改善全身氣血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同時調理脾胃功能,補益腎陽,修復嘌呤代謝系統,平衡血尿酸,消除結晶鹽,從根本上實現嘌呤正常代謝,無副作用,標本兼治。
治療痛風頑癥中醫 可從痛風根源解決問題
為道中醫采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痛風標準化治療方案,通過“內調外治”綜合整體治療,無需控制飲食,無任何副作,不干擾嘌呤代謝。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主攻病種痛風診療方案,從痛風根源解決問題,同時預防并發癥發生。
1) 秘驗妙方湯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秘驗妙方湯劑,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補脾益腎。突出“穩、準、快”的優勢,有效避免了治療效果不穩定、使用藥物不準確、發揮效果速度慢的常見問題。
2) 古方藥浴:中醫外治法幾近失傳的瑰寶, 濕潤肌膚,開宣腠理,其藥效通過人體皮膚、俞穴到達經絡臟腑,改善全身氣血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強化腎臟排酸能力,加速沉積的尿酸結晶隨人體代謝排出,增強人體免疫力。
3)尾骶整脊手法:通過手法糾正尾椎,刺激督脈,除去不良因素對尾神經的刺激,疏通氣血津液通道,通督溫陽,調理臟腑功能。
4)傳統針灸:刺激體表穴位,并通過全身經絡的傳導,來調整氣血和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消腫止痛的功效。
中醫在痛風的治療中,治療2個要點:一方面抑制尿酸在體內的合成,另一方面促進尿酸的排泄,雙管齊下,標本兼治,恢復人體分清泌濁之功能。痛風的中醫治療,發作期以散寒祛濕止痛為主要原則,緩解期當滋腎健脾、化痰除濕為主。這相當于通過調理患者體質,恢復患者自身防御機能和代謝機能。
警惕痛風嚴重并發癥不容忽視
痛風并發的一些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紊亂以及糖尿病引起的一些急慢性并發癥等,這些并發的疾病是痛風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有資料顯示,痛風患者有腎臟病變者為100%,合并高血壓者約為58.8%、合并糖尿病者為22.1%、合并高脂血癥者為75.5%、合并心肌梗死者為2.1%。這些疾病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最終導致死亡。
長期以來痛風讓人痛苦不堪,然而面對西醫治療不能徹底解決痛風的腫與痛,也不能徹底降尿酸,更不能控制并發癥還會引發的副作用事實你會如何選擇?為道中醫認為通過“內調外治”恢復分清泌濁功能才能真正解決痛風治療難題,運用中醫藥整體調理優點,降低患者尿酸值,使患者體內的尿酸合成抑制酶活性恢復正常,達到攻補兼顧根本性治愈的目的,同時中醫無副作能有效防治痛風腎損害及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