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當年
時光是個最無情的東西,刻板而冷漠,走了就走了,一點不顧惜人們的苦苦留戀。記憶又是個挺執拗的東西,老是和時光擰著來,年歲越大,越會心心念念地盤桓過往的曾經,尤其是年少兒時的點點滴滴,會突兀地浮現在腦海中,讓人思量起來唏噓感慨不已。
秋分的前一天,50多年前曾經在家中老宅中一起生活過的幾個少時玩伴有了一次聚會。那日,天藍云白,風和日麗,雖說秋意漸濃,但行走在平坦的馬路上,卻依然有些微微的燥熱。及至故人相見,好在當年的相貌輪廓依舊,不用細細辨認便可直呼其名,執手相望,自是恍若隔世。
久別重逢,團團圍坐,一壺淡茶,幾碟點心,幾盤鹵食,品味著時光隧道深處氤氳的熟悉氣息。交談的話題零亂瑣碎,仿佛面對被歲月纏繞得雜亂無序的線團,一時無法找出一個最合適的線頭,只能漫不經心地隨機逮到某個話題,就開始集體性的回憶、補充、指正、延展?;蛟S是分別的時間太長太長了,交往的歷史出現了大段大段的空白,彼此間缺失了太多太多的了解,所以,問答式成為常態,每個人都急切地想知道各自的所有信息,包括從業經歷、婚戀逸事、家庭子女、住房起居、志趣愛好等等,努力在時空的斷層中尋覓各種關聯,藉以綴補起相對完整的記憶鏈條。
半個多世紀的光陰倏然流逝,篡改了許多許多的舊時印象,嬗變了許多許多的陳年認知,當年老宅輔房屋脊上瓦松搖曳的景象不復存在,青磚甬道上的履痕早已磨滅,花葉纏繞的青藤枯萎在歲月深處。今我或許非舊我,今情依然如舊情。人的容貌或許已然大變,星霜滿鬢,老態陡顯,但一顰一笑之間,依稀可以找到當年的影子。在回憶的思緒牽引中,在懷舊的話語綴連下,模糊的影像開始逐步清晰起來,漸漸地開始了然這么些年來彼此所走過的崎嶇之路,所經歷的坎坷曲折,所遭遇的喜怒哀樂,所飽嘗的甜酸苦辣。
作為個體,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運程中踽踽而行,所有的經歷無可逃避,無可替代,也無可復制。職業生涯的跌宕起伏,人生際遇的錯綜交織,平實生活的一地雞毛,直至子女兒孫的繞膝承歡,一路走來的個中滋味如同山澗流泉,所掬捧到的就是各自的造化,飲之甘甜也罷,品之苦澀也罷,終是命定,歷經磨礪之后,會讓人咂摸起來余味悠長。
或許,時光所改變最大的,不在于人的容顏,而在于哲學范疇的思想內蘊。當年的青澀懵懂,當年的稚嫩無知,當年的頑劣促狹,當年的糗囧不堪,當年的意氣用事,當年的肆意妄為,統統定格在了久遠的年代深處。人生歷練給予人們最深刻的感悟,莫過于心智的成熟、心性的柔和、心胸的豁達、心緒的安寧。步入老境,遠離了繁華喧囂,沉淀下來的,正是煙塵散盡后的淡泊寧靜。
魯迅先生1921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故鄉》中,講到了淳樸的少時玩伴閏土,描述了當年閏土在瓜田里舞叉驅猹的生動情節。其實,雖然時移世易,年代、地域、場景或許截然不同,但每個人都會有心目中的一個或多個“閏土”,無論之后的人生之路顯達落寞與否,正是“閏土”們陪伴了自己的青蔥年華,共同創作了美好的少時記憶。這種帶著歲月舊痕的原生態信息,不會因時光的搓揉而破損泯滅,相反,如同陳年佳釀,窖藏的時間越久,越是馥郁醇厚,時不時酌一盞細細品味,會讓人深深感念,醺然入醉。
202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