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一詞,是現代各國法律統一的用語。離婚作為一種制度,有它發生、發展的歷史。離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婚姻制度同時產生,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
在我國古代婚姻結構還未嚴密時,離婚相當自由,所謂“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自周朝開始,夫權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來。不過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夫權制家庭的基礎并不穩固,如《周易》記載妻子離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時發現男子招贅、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拋棄孩子改嫁的現象,于是才刻石頒令天下維護家庭穩定。
中國古代的婚姻的意義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目的在于宗族的延續及保障對祖先的祭祀。古代離婚旨在“絕二姓之好”,即重在兩個家庭的決裂而非夫婦感情的破裂,社會“倫理”關系為重。由此可見,婚姻關系剛開始是作為一種社會風氣習俗以及道德觀念而存在,直至唐朝才以法律的形式完整而全面的確認了這種封建倫常關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即《唐律?戶婚律》?!短坡?戶婚律》是關于戶籍、土地、賦稅以及婚姻家庭制度等方面的法律。其中的婚姻家庭制度包括了婚姻關系的締結、保持以及解除。在此本文僅從婚姻家庭制度中婚姻關系的解除方面來看唐朝倫理道德思想滲入社會生活乃至婚姻關系的狀況。
《唐律?戶婚律》對離婚有二種規定。第一,強制離婚。它包括官府強制離婚和丈夫強制離婚。官府強制離婚,是指夫妻凡發現有“違律為婚”、“嫁娶違律”、“義絕”者,實施強制離婚。丈夫強制離婚,是指妻子犯了“七出”之條,丈夫提出的強制離婚,即所謂的“出妻”、“休妻”;第二,協議離婚,是指夫妻雙方自愿離異,即所謂“和離”。
具體解釋一下古代離婚的幾種形式:
(一)七出
我國古代的理和法為男子休妻規定了七種理由,這就是所謂的“七出”,這些規定,細看大多都與家族有關。 《大戴禮記本命》:“婦人七去: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像漢代的鮑永妻,因為在婆婆面前叱狗就被“出”了);無子,為其絕世也(民間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說法,但照唐律規定,必須年50歲以上,才能構成理由,到了50歲還想離婚的很少,何況還可用立妾及庶子的方式解決問題);淫,為其亂族也;詬,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中國古代的婦女沒有家庭財產的處理權,因此只要擅自動用了家庭財產就是盜竊)。”
法律規定的七出是丈夫無須經官府同意即可休妻的法定理由。當然為了維護封建道德,古代婚姻制度也規定了三種丈夫不得休妻的法定事由,在客觀上維護了女性權利,即所謂的“三不去”,《孔子家語》上說:“三不去者,謂有所娶無所歸;與共更三年之喪;先貧賤后富貴。”即:妻子無娘家可歸、無所依附的不能休;和丈夫一起為公婆服過三年喪的,不能休;結婚時夫家貧賤,曾與丈夫同甘共苦,后來富貴了不能休”。 為什么呢?“嘗更三年喪不去,不忘恩也;賤取貴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無所歸不去,不窮窮也”,其實也就是民間流傳的“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但對于七出的淫、惡疾,不適用三不去原則。
唐律還規定“諸妻無七出及義絕之狀而出之者,徒一年半,雖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還合”。清律則規定:“凡妻無應出……之狀而出之者,杖八十;雖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減二等,追還完聚?!薄遁嬜ⅰ吩疲骸捌叱觯诙Y應出,三不去,于禮應留;義絕必離,姑息不可;七出于禮可出,未必即謂之應出,與義絕不同”。事實上,這是劃定離婚的范圍,表明擅自出妻也是有罪的。
(二)義絕
義絕是一種刑事附帶民事的法律后果。如果夫妻之間,一方與他方的親屬間,或者雙方的一定親屬間發生了法律所指的相互侵害如毆斗、殺害、奸情等犯罪案件,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同時,不論夫和妻是否愿意,必須離異,違者要受到刑事受罰。
這是由于破壞倫常,所以構成離婚的條件。法律上義絕是強制執行的,有義絕的事實而不離婚也有罪,這跟“七出”的執行權在夫不同。
(三)和離
和離是我國封建社會一種允許夫妻通過協議自愿離異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男尊女卑”的思想的束縛,所謂和離,大多是一種協議休妻或者“放妻”,往往成為男方為掩蓋“出妻”原因,以避免“家丑外揚”而采取的一種變通方式。
(四)呈訴離婚制度
所謂呈訴離婚,即發生特定事由時由官司處斷的離婚。依封建法律規定,如果“妻背夫在逃”、“夫逃亡三年”、“夫逼妻為娼”、“翁欺奸男婦”等,男女雙方都可以呈訴要求解除婚姻關系。
古時候同樣十分重視社會關系的穩定,離異總是不被提倡的。《易》“序卦下”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薄豆茏印贰靶】锲币灿小笆咳銎蓿鹩诰惩狻钡臈l文。東漢的馮衍,年老出妻,遭人批評。宋代以后,士大夫多認為出妻的人沒有品行。至于一般農村,出妻的情形更為少見,這是受到經濟因素的限制,離婚使家內勞動力減少,再娶的負擔也很重。此外,名分觀念也有影響,在“夫妻義重”的普遍想法下,也不敢輕言離婚。民間俗風多是對他人夫妻勸和不勸離的,世俗觀念里多有勸人離婚,遭天譴和鄰里指責之嫌。由此可知,琴瑟和鳴的婚姻理想,不但表現在婚姻的締結、維持上,也限制了肆意離婚趨勢的發展。
總之,婚姻穩定是家庭穩定及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之一,離婚是婚姻關系中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保持婚姻關系的穩定是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套用一下現代人的腔調:戀愛容易結婚難,結婚容易離婚難,離婚容易再婚難……如此說來,你若想挑戰自己,為什么不去挑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呢?經營好你的婚姻——與你相愛的人攜手到老吧?。ㄎ?豐木色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