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九日藍田崔氏莊》讀記
(小河西)
此詩作于至德元載(756)農歷九月九日。藍田:京兆府藍田縣。【《元和郡縣圖志》卷1京兆府:“藍田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本秦孝公置。按《周禮》:'玉之美者曰球,其次為藍。’蓋以縣出美玉,故曰藍田。”】崔氏莊:在藍田縣東南玉山下。唐博陵崔興宗宅,亦曰東山草堂。【崔興宗父親為崔恭禮,母親是唐高祖第十三女真定公主。崔興宗為王維表弟。王維有《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等、崔興宗有《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等。《唐才子傳》卷2王維:“別墅在藍田縣南輞川,亭館相望。嘗自寫其景物奇勝,日與文士丘為、裴迪、崔興宗游覽賦詩,琴樽自樂。”杜甫母崔氏與此崔氏家族同為博陵崔氏,具體世系不詳。】
九日藍田崔氏莊(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注釋】老去:指人漸趨衰老;老年。《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杜甫):“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誰與傳。”悲秋:《九辯》(屈原):“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登高》(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倩(qing):“請”的異體字。《歲盡應令》(梁-庾肩吾):“梅花應可折,倩為雪中看。”
吹帽、正冠:典“孟嘉落帽”。《晉書-孟嘉傳》:“孟嘉……后為征西桓溫參軍,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僚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墮落,嘉不之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杜甫曾任率府參軍,此自比孟嘉。)
藍水:在藍田山下。《水道提綱》卷6(清-齊召南):“灞水上源即藍水也,出東南藍田縣藍關之西南山秦嶺。……又西北流曰灞水。”《藍田山莊》(唐-宋之問):“輞川朝伐木,藍水暮澆田。”
玉山:藍田山。《元和郡縣圖志》卷1京兆府:“藍田縣,畿……藍田山,一名玉山,一名覆車山,在縣東二十八里。”藍田山由玉山和王順山兩山峰組成。玉山在東,王順山在西。《游藍田山卜居》(唐-白居易):“朝蹋玉峰下,暮尋藍水濱。”
茱萸: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佩飾之物。或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意】人老時悲秋勉強自我寬慰,佳節興致今天陪您盡君之歡。(重陽節“盡君歡”,登高、飲酒、插茱萸。)羞于風吹帽落露出老態,笑請旁人為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奔落,玉山雙峰高聳冷寒。(“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落”、“寒”,既言深秋時令,又有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情景交融。)明年這時不知還有誰健在?讓我們瞪大醉眼把茱萸仔細看看。
【詩意串述】此詩前二聯寫強打精神陪友登高飲酒插茱萸。一個“悲”字透出詩的主旨。詩人之悲當然不會只是因“老去”,也不會只是因秋至。詩人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戰亂,而自己又無奈,既無法效力于國家,更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三聯寫景。景是壯麗之景。但“落”、“寒”二字悲壯。“落”的是藍溪千澗之水,感覺上也是“不盡長江滾滾來”,人之老去冬之將至歲之將暮甚至國之將衰似乎都如澗水落下自然而無奈。如今安史亂軍占領長安,玄宗奔蜀,肅宗在靈武繼位。因此,藍田山“高并”的“雙峰”寒不寒無關緊要,國家或朝中兩峰高并才讓人心寒。這一聯確實情景交融耐人咀嚼。末聯言明年此時還不知道誰還健在,讓我們盡飲眼前之酒,“醉把茱萸仔細看”。如果不是對國家未來和個人前途極度困惑,杜甫怎會發出這種疑問?
【參考文獻】查屏球《藍田崔氏莊之崔氏考》《浙江大學學報》2021年3月第二期
王朝華《闡釋的迷途:杜詩注解中存在的誤讀問題——以杜詩兩首注解為例》《閩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