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克人地處印度教徒和回教徒的中間地帶,和這兩種信仰都有過激烈的碰撞,磨礪出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
(圖:尚武的錫克民族)
錫克人驕傲、尚武、儀表堂堂,他們的人口僅占全印人口的2%,擁有的面積不過印度總面積的1、7%,但卻能在南亞大陸發出很大的聲音。他們是印度最富有的民族,人均收入超過全印度人均收入的兩倍。英緬時期,錫克人軍官曾接近英印軍隊軍官總數的一半。這樣一個驕傲的民族,注定是不會甘心屈人之下的。
從印度建立以來,錫克人就一直追求獨立。受到印度軍隊的殘酷鎮壓,數萬名錫克戰士和平民倒在血泊中。為了復仇,他們刺殺了印度總理英迪拉丶甘地。全印度的錫克人立即遭到印度教徒的反報復,有五萬錫克人被殺害。雙方結下難解的血仇,民間對立愈來愈烈。
但自90年代未期以來,錫克人的獨立運動似乎平息下來,聲音越來越小,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錫克人的特點,他們憑什么驕傲?
錫克人占印度旁遮普邦人口的80%以上,而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錫克人在血脈上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很近,但錫克人信錫克教,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卻信回教。兩者因信仰問題互不認同,錫克人自稱錫克族或錫克教徒。
(圖:旁遮普邦)
對于印度教徒,錫克人的警惕心更強。印度立國后,錫克人就強烈要求建立一個以錫克教徒占主導地位的邦,并最終如愿。但旁遮普邦剛剛建立,錫克人就走上了武裝獨立之路。
這個僅有2千萬人口的小民族,為什么敢如此特立獨行?他們依仗的是什么。這里說說錫克人的四大特點:
錫克人無論務農、畜牧和經商都是一把好手,在印度所有民族中出類拔萃。
錫克人以1、7%的土地面積,長期貢獻全國一半的農業產值,是名符其實的"印度糧倉″,也是印度最重要的優質棉產地之一。上世紀60年代,印度為了糧食自給,發動"綠色革命",唯旁遮普邦取得了成功。
畜牧方面,旁遮普邦貢獻了全印度人均牛奶占有量的最高紀錄。商業方面,錫克人也是全印度最成功的商人群體之一,錫克人的飯店遍及印度大街小巷。
旁遮普邦人均收入是全印度的兩倍以上,經濟增長率高達10%,居全印第一。在教育普及率和高等教育率諸方面,錫克人亦表現優異。
(圖:錫克人擁有強健體魄)
錫克教自誕生起,教徒之間就非常團結,并逐漸形成一個準軍事組織。穆斯林侵略者規定戴頭巾是自己的特權,錫克人就偏要戴頭巾;印度教徒要搞種姓制,錫克人偏要強調人人平等。
錫克人曾建立強大的錫克帝國,給英國殖民者重大殺傷。如果不是內部出叛徒且武器落后太多,誰勝誰負還未可知。英國人對錫克人的戰斗力印象深刻,大量引進英印軍隊。在英印部隊中,錫克軍官占陸軍軍官的一半,海軍軍官的40%,空軍軍官的1/3。
錫克人還曾追隨英印軍隊參加兩次世界大戰,軍人人數占比達到15%。要知道錫克人口僅占全印的2%。
錫克人世居游牧民族南下的關健要道,抵卸游牧民族對南印度的一次次沖擊。他們團結、倔強、堅忍不拔,是印度最能打的民族之一。這也是讓印度政府忌憚的地方。
錫克教被學者稱之為南亞大陸最先進、最世俗、最接近現代文明法則的宗教。它去掉了回教和印度教的糟粕,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宗教自由、務實勤懇為原則。其中的某此教義,同東亞儒學相似。
(圖:錫克人祭拜經典)
所以錫克教是全印度最不象宗教的宗教,它更象一種實用理性,兼具人文關懷。錫克人有自己的金廟,但廟里并不祭拜塑像,祭拜的是錫克教經典。在錫克教經典里,有大量有關錫克人同回教和印度教斗爭的故事。
錫克人倔強地不吃回教"欽定"的肉食,更拒絕印度教規定的種姓等級制度。在錫克教的教義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無需戴面紗。不能讓錫克教徒陷于老病無依的狀態,金廟24小時提供住所衣食,讓貧窮的錫克人得到照顧。
錫克人強調勤勞,鄙視乞丐,在錫克人的旁遮普邦是沒有乞丐的,錫克人不會給他們一分錢。錫克人也鄙視不勞而獲到處游食的苦行僧。他們非常團結,不僅積極照顧貧困的教徒,而且在被別的教徒欺負時,他們會一同出手對付外辱。錫克人鄙視淫樂、飲酒、偷盜和吸毒。他們刻板、缺乏幽默,但工作上一絲不茍。
錫克人男的都統一姓"辛格″(獅子之意),女的統一姓"考兒″(公主之意),以示團結。男的一生蓄發、包頭、大胡子,2千萬人的錫克人,竟成為海外印度人的經典形象。
(圖:錫克男女的經典形象)
錫克人是全印度最帥的民族,高大、白皙、結實。印度的選美大賽前幾名大獎經常被他們包攬。一般錫克人都是典型的雅利安人面孔。數百年來,他們又拒絕教外通婚,使他們血統純凈。
二:錫克人的追求獨立之路
錫克人的追求獨立之路分兩步走。第一步要求建立一個以錫克人為主體、操錫克語的邦;第二步要求獨立,遭拒絕后拉起了自己的武裝隊伍。
印度剛獨立時,許多土邦包括錫克人都要求獨立,英國人實在應付不過來,所以只同意印穆分家。錫克人加入了更包容的印度。
但印度對剽悍的錫克人極不放心,錫克人被分進一個面積龐大的大邦內,印度教和穆斯林占主體,這是錫克人萬萬不能同意的。錫克人于是組建了自己的黨派阿卡利黨,和印度政府斗了十幾年,數萬名錫克教徒先后在抗爭中被捕。無奈之下,印度女總理英迪拉丶甘地只得于1966年11月同意建立由錫克人主導的旁遮普邦。
(圖:"鐵娘子"英迪拉丶甘地)
但風平浪靜的日子并不長,錫克人中的激進領導人賓藍德佤勒崛起,要求旁遮普邦獨立。這突破了印度政府的底線。于是和印度教徒之間的各種暗殺、綁架層出不窮。1982年之后的兩年間,兩教之間的沖突造成數千人死亡。
受到通輯的賓藍德佤勒帶著三千錫克教激進武裝分子,藏入錫克人的圣地阿姆利則金廟。這讓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丶甘地十分為難。她很清楚進攻金廟就會得罪所有錫克人,但任由分離分子坐大又會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無論如何,旁遮普邦對印度太重要了,它不僅是印度的經濟重鎮,亦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緩沖。抽掉旁遮普邦,印度就不再是印度了,印度將注定走向孱弱的不歸路。
為了不使形勢進一步惡化,英迪拉對賓藍德佤勒喊話,除了獨立什么都可以談。但賓藍德佤勒明確告訴英迪拉,只有獨立可以談,其他免談。
于是,號稱"鐵娘子"的英迪拉丶甘地,決定動用軍隊對金廟進行圍剿。
但阿姆利則金廟極其牢固。歷史上錫克戰士曾以此為據點抵御回教徒的進攻。加上錫克戰士異常勇猛。印軍竟久攻不下。
1984年6月,英迪拉決定使用重武器對金廟發動進攻。飛機大炮坦克一齊上,猶如一場中型邊界戰爭。炮彈"辟辟叭叭″地傾瀉到金廟上。許多外圍觀戰的錫克人號啕大哭。但阿姆利則金廟還是被轟開了數道口子,賓藍德佤勒被擊斃,印軍魚貫而入。
(圖:倒在血泊中的錫克戰士)
金廟被摧毀得千瘡百孔,數千錫克戰士的尸體橫七豎八地躺在金廟的各個角落,其影像引起了全球錫克人的憤怒。
海外錫克人開始捐款給錫克獨立運動。印軍中的錫克人大量脫離軍藉趕回家鄉,有錫克士兵搶奪坦克重炮當眾起義。錫克人與政府軍和印度教徒的沖突愈演愈烈…
1984年10月31日,兩個錫克保鏢向英迪拉丶甘地發動突然襲擊,連開30多槍,英迪拉當場身亡。
之后,全印度的印度教徒紛紛走上街頭,向錫克人揮起了屠刀,大約5萬錫克人被殺,無數錫克人的商鋪被摧毀。印軍以英迪拉被殺為借口,在全球制造輿論,開始了對錫克獨立武裝肆無忌憚的鎮壓…
錫克人的獨立運動自此開始沉寂,轉入地下。
結語
導致錫克人獨立運動沉寂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錫克族政治家辛格在印度政壇的崛起。讓錫克社會倍感欣慰,從而增加了對印度人身份的認同。這是錫克人政治地位提升的標志。
辛格對印度經濟增長貢獻之巨,被稱為"印度經濟改革之父"。1991年辛格開始擔任印度財政部長。2004年,索尼婭丶甘地把總理之位讓給辛格,以撫慰錫克人的仇恨,因為她的婆婆就是被錫克人槍殺的英迪拉丶甘地。
(圖:印度前總理辛格)
辛格擔任總理十年,但錫克人的獨立運動只是處于休眠狀態,印軍圍攻金廟是血仇,這是幾代人難以忘記的。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他們一直夢想在南亞大陸擁有一席之地。
2019年11月,一則報道惹怒印度社會。原來,谷歌play上架了一款應用叫"2020年錫克獨立公投″。主持這款應用的是一個居美的"錫克教徒正義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是一個活躍已久的錫克人獨立組織,他們追求建立一個錫克人的獨立國,國名叫"卡利斯坦國″。
這個"錫克教徒正義基金會"得到了許多錫克富豪的捐款,資金充裕,他們在被印度封禁后轉戰國外,但不甘寂寞,試圖找準機會在印度掀起另一輪獨立風暴。
對于印度來說,從南到北,各地都有許多獨立組織,如克什米爾人、泰米爾人、阿姆薩人、那加蘭人…等等,但這些民族都比較窮,所以后勁不足。但錫克人不一樣,他們十分富有,又強悍和團結,錫克人一旦重新動起來,那印度政府才是真的要頭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