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的危害性已經不需要多說了,它不僅影響人體的健康,誘發(fā)多種疾病,一點沾染非常難祛除,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濕氣不分男女老幼,在古代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只要生活環(huán)境,日常習慣出了問題,都有可能被濕氣困擾。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tǒng)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武則天剛剛繼位后,許多人都紛紛出來反對武則天,武則天每天都忙于國家的政務和鎮(zhèn)壓處理反對她的人。因此每天都忙得很晚,都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宮女們把膳食熱了又熱,有時就匆忙吃兩口了事。
久而久之,武則天的脾胃自然就受到了傷害,體內濕氣也隨之加重,濕氣纏身。每天都頭昏腦漲,眉頭緊鎖,臉色也不好,胃口變得更差了,但依然堅持要處理政務。上官婉兒擔心女帝身體這樣下去會垮掉,連忙叫來當時最受武則天信任的御醫(yī)張文仲來治療。
張文仲給女帝把脈一番,詢問上官婉兒癥狀之后,伏案寫了一個方子,囑咐上官婉兒按方子抓藥,一定讓女帝堅持服用。女帝比較信任張文仲,倒不是很抗拒吃藥,服用幾日后果然見效,堅持服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也是漸漸好轉,恢復了往日的生氣。女帝大喜,重賞了張文仲。
此方也因此流傳了下來,經過后世研究,確實對于祛濕健脾很有好處,那么御醫(yī)所用的藥方到底是什么呢?
藥方其實很簡單,也是孫思邈所寫的《千金引》12種中藥里的4種,分別為:桑葉、薏苡仁、茯苓、山楂干。將四味藥材磨成粉狀或者膏狀,用熱水沖飲即可。雖然四味藥材非常簡單,但簡單不代表平庸,四味藥材各有各的好處,合在一起,效果就更加明顯了。
桑葉:《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對身體具有散風清熱、清肺潤燥、涼血明目的好處;
薏苡仁:《黃帝內經》中記載薏苡仁對身體具有利水滲透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好處;
茯苓:《本草心經》中記載茯苓對身體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好處;
山楂干:《唐本草》中記載其對身體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好處,而且山楂酸酸甜甜的能夠增加食欲,并且富含多種酸有助于脾胃消化。
1、桑葉氣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2、薏苡仁性寒,孕婦一定慎用。
3、茯苓陰虛火旺者忌服。
4、少吃生的山楂,醫(yī)生建議,最好將山楂煮熟后再吃。山楂味酸,加熱后會變得更酸,食用后應立即刷牙,否則不利于牙齒健康。
身邊還有很多其他的祛濕健脾的方法,用艾葉,生姜,或者花椒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運動也是非常好的祛濕方式。生活中還有許多食物對于祛濕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山藥,鯽魚,苦瓜,赤小豆等。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關于武則天祛濕健脾的相關內容,祛濕辦法還是很多的,但大家不能盲目地試用,許多禁忌的事項仍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