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構圖中,作為陪體組成部分的對象,處于主體前面的,我們稱之為前景。前景的運用非常關鍵,因為前景是最靈活多變的。許多攝影高手,往往是前景運用高手。一張原本普通的照片,很可能因為一個獨到的前景運用而活力四射。真的有這么神奇嗎?怎樣能找到別致的前景?前景運用都有哪些技巧?
『十步之內,必有前景』
首先要有主動尋找前景的意識。當您覺得某畫面單調,拍攝價值不大時,可主動尋找前景,另辟蹊徑。前景不是自己跳到相機前的,而是仔細觀察,細心經營出來的。其實前景就隱藏在您初步看好的拍攝位置附近幾步之內,只要肯找,一定會有。以上圖為例,以這棵野草作為前景,畫面增色不少。其實這是一棵非常小的草,以平視的視角,基本看不到它。但是趴在地上,相機的廣角鏡頭離它很近時看,渺小就變成高大了。假如費盡了心思,還是找不到前景,可以在鏡頭前做一些人為動作,比如,揚一把沙土,揮一揮衣服等,一張有著獨特前景的畫面很可能就誕生了。
『天然畫框,自然之美』
許多朋友喜歡為自己的作品設計一個畫框,其實用前景可以為作品搭建一個天然的畫框。這個畫框可方、可圓,可規矩,也可自由。畫框式的前景運用,好處就是渾然天成,有著天然的圖案美和裝飾美。如圖中的門框,被很好地利用為畫框。其他生活中常見的如窗欞、葡萄架、木草棚等,都可以為您的照片搭一個畫框前景。
『引導視線,服務主體』
用線條作前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起到視覺引導的作用。讓人的視覺由近及遠,延伸至主體,會帶來曲徑通幽的審美愉悅感受。運用線條作前景時,要注意節奏與變化,避免過于簡單和直白。線條有無變化、有無對比,線條的個性是否有突出的體現,它給人們的印象美不美,有無內涵等,都需要考慮。如右圖,畫面線條的節奏感很強,變化曲折豐富,非常悅目,把視覺很優雅地引向主體,突出了主題。
『花草樹木,借景抒情』
最常用的前景莫過于花草樹木了。運用花草樹木作前景,不僅美觀,而且能渲染季節信息,豐富畫面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作者可以借花草樹木抒情,把主觀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借景抒情又稱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帶著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通過景物來抒情。在畫面中,情感不通過畫面主體本身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前景含蓄抒發、描繪,能使作品主題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如上面這幅作品,就是靠前景傳達著豐富的情感。
『復雜前景,非凡裝飾』
一個簡潔的樹枝,幾片孤零零的葉子,都能產生裝飾效果,也能營造畫面的意境。而復雜的前景運用,難度更大,但只要表現得當,會讓畫面更加精彩。復雜前景應該是繁而不亂的。它有著強烈的裝飾效果,帶給人豐富的審美感受,可是運用不好,就容易搶了主體的風頭,喧賓奪主,拍攝時需要多加注意。如上圖,選用非常復雜、大面積的樹干作為前景,但是處理成了低調,依靠色彩和明暗降低自己的視覺影響,在裝飾畫面的同時,非常有效地突出了主體。
『均衡畫面,穩中有變』
前景能夠有效地均衡畫面。我們常說的畫面布局相對平衡穩定,如畫面左右、或前后的元素大體上搭配適宜,沒有那種“一頭沉”感覺,就是均衡的意思。均衡,能給人以平穩和舒適的感覺。均衡不是那種機械呆板和毫無生氣的對等、對稱模式,而是穩定的感覺中預示著變化。當覺得畫面不夠均衡,缺少變化時,引入前景會非常有效。
『大小對比,前后呼應』
利用前景與較遠處的透視變化取得對比效果,是最便利的大小對比手法,可以形成很夸張的效果。在同一畫面里利用大小兩種形象,以小襯大,或以大襯小,能使主體得到突出,并通過二者的前后呼應,深化主題思想。如圖所示,滿眼的綠色與農夫之間就存在著內在的呼應關系,不僅反映了春天的開始,更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取得這種對比效果也是廣角鏡頭最為有效。
『二維平面,三維空間』
攝影藝術能在二維的平面里表現三維空間。除了空氣透視和影調對比能增加畫面的空間感之外,適當的選用前景也能非常有效地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加強遠景與近景之間的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使讀者充分地感受空間、想象空間。如果前景和主體是通過縱深的線條聯系在一起的,如左圖所示,立體感將更加突出。利用前景突出空間效果時,用廣角鏡頭貼近前景拍攝非常有用,廣角鏡頭可以更加強化近大遠小的關系。注意有些廣角鏡頭會形成較大的畸變,需要后期調整修正。
『身臨其境,感受沖擊』
有些前景,能夠營造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在新聞攝影、紀實攝影中運用較多。這些前景往往是向畫外較快運動的物體、或有著強勁的向畫外擴張動勢的物體,給人感覺物體仿佛就要沖出畫面,故而帶來沖擊的感受。如右圖中朝相機方向噴濺的鋼花,強大的沖擊力讓人猝不及防,印象深刻。拍攝此類照片時,一定注意自己和相機的安全,不宜貼前景太近,鏡頭不宜太廣。
『虛實相生,朦朧含蓄』
虛的前景運用有兩種辦法,一是用慢門拍攝運動著的前景,二是用大光圈焦點對準遠處的主體,使前景處于景深之外,以虛化前景。前景模糊后,可減少對主體的干擾,有助于突出主體,更重要的是,可以營造朦朧、夢幻的虛境。如上圖所示,虛境是指畫面中虛化的部分以及由畫面中實境引發的想象。虛境和實境不只是一種對比,也是一種統一。沒有虛境,實境會顯得直白,不夠深遠;沒有實境,虛境也過于迷惘,無法立足。運用“虛”前景,營造虛境與實境,注意虛、實的不同內涵和二者的辯證關系,非常有助于創作。
『PS前景,逼近真實』
您覺得上面這幅作品是PS的嗎?是不是很難找出破綻?圖中的光線效果、透視關系看起來非常自然,因為這是在兩天的幾乎同一時間拍攝了兩次,第一天拍攝了前景,山峰的角度不太理想,第二天平行挪動相機200多米而拍攝了山峰。而后把它們合成在一起的。前景和主體山峰的光照方向幾乎一致,大小的透視關系也完全忠于真實。再加上細致的摳圖,所以看起來很逼真。PS前景在藝術創作中完全允許,應用時一定注意光線方向和大小關系。
『總結』
掌握了以上技巧后,提醒大家注意景深控制。前景離主體、背景距離較遠,想讓它們都在景深范圍內,難度不小。想擴大景深,更廣的鏡頭、更小的光圈、稍遠一點的拍攝距離會更有作用。同時利用前景深小于后景深的原理,把焦平面放在整個縱深范圍中間再前移一點也會有用,可結合景深預測功能,精確地觀察。以上11招,不能囊括所有的前景運用技巧,關鍵拍攝中要加強前景意識,舉一反三,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