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味地黃丸
藥物組成: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手足心熱,消渴及小兒五遲。現代常用于高血壓、肺結核、慢性感染性疾患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慢性腎炎、腎結核、糖尿病及小兒發育不良等見有上述表現者。
成藥劑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9克/次,2次/日,溫開水送服。
六味地黃丸
2、杞菊地黃丸
藥物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藥、茯苓、山茱萸、澤瀉、牡丹皮。
功能主治:滋腎養肝,清頭明目。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頭目眩暈、視物模糊,或枯澀眼痛、迎風流淚、羞明畏光,或耳鳴耳聾、潮熱盜汗等癥。現代常用于神經衰弱、球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慢性青
光眼等。
成藥劑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1丸,次,2次/日;口服液:10毫升/支,10支/盒,1支/次,2次/日。
3、知柏地黃丸
藥物組成:知母、黃柏、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軟、頭目昏暈、耳鳴耳聾、牙痛及口干咽痛、遺精、盜汗、小便短赤,或骨蒸潮熱、顴紅、喉燥等。現代多用于神經衰弱、肺結核、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結核、慢性腎炎、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屬于肝腎陰虛兼有內熱者。
成藥劑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2次/日,空腹時淡鹽溫開水送下。
4、麥味地黃丸
藥物組成:麥冬、五味子、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功能主治:滋腎補肝,養肺生津。用于肺腎陰虛之喘咳、消渴、遺精等癥,見有潮熱盜汗、咽干咯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動則喘息、口干舌燥、小便頻數等癥。
成藥劑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3次/日,空腹時溫開水送服。
5、明目地黃丸
藥物組成:熟地、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菊花、當歸、山藥、茯苓、白芍、蒺藜、石決明、澤瀉。
功能主治:滋腎,養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之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癥。
成藥劑量:蜜丸劑,120克/瓶,口服,9克/次,3次/日。
6、左歸丸
藥物組成:熟地、山藥(炒)、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龜甲膠、枸杞子、牛膝(炒)、茯苓。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用于真陰不足之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遺精盜汗、骨蒸潮熱、神疲失眠、口干舌燥等屬于精髓內虧、津液枯涸的病癥。
成藥劑量:小蜜丸,9克/次,2-3次/日,飯前溫開水送服。
7、大補陰丸
藥物組成:熟地、知母(鹽炒)、黃柏(鹽炒)、龜甲(制)、豬脊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吐血、咯血、頭暈、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干咽燥、腰膝酸軟等癥。現代多用于神經衰弱、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屬陰虛火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