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吟師傅
當年,曾仕強先生在講易時,有很多人都想從中得到發旺自己事業的手段。曾先生也很風趣,不細說。他只是說,“不成功那便不成功罷,沒什么好遺憾的”。但為什么不細講這樣的人生觀呢,龍吟師傅是這樣認為的。
不同的人對自我價值的實現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說,大家的看法略有不同。一個人一出生,從學習到進入社會,每一步都是實現價值,但有的是無形的價值,有的是現實的價值。然而,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是名利,實現社會地位,實現欲望或夢想的滿足。
這就成為了一個偽命題。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的夢想都能實現。從命理的角度看,如果一個人體弱,沒有走很強的運,即使他很有天賦,也沒有機會實現。如歷史上的屈原、杜甫,辛棄疾、陸游,這樣的例子很多。不管你有多淵博,不管你有多能干,沒有好運,你永遠都無法名利雙收,身居高位,或實現夢想,最終只會郁郁不得志。
在儒家看來,它遵循同樣的規律。孔子在寫爻詞的時候,就對天道用于人生有形象的描繪。
第一步,潛龍勿用,當你沒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吹自己的能力,不要在人前去炫耀,要做一潛龍,藏起來,抓緊學會需要的技能,等待時機。
第二步,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取得學業上的成功,在長者面前得到認可和贊譽,但只是初步的知識和能力,不具備實用性,所以沒有必要急于競爭。
第三步,終日乾乾,即使你學業很成功,還是要從早到晚努力學習。這種努力是把你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現在不是你驕傲的時候。
第四步,或躍在淵,是命運最能說明問題的一步。當你通過不斷的努力在各個方面都非常成熟的時候,你就像一條深淵中的龍,在等待時機。有什么時機?是天時,是運勢,是機遇。
可以說,前三步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從一個學子變成一個能實現價值的有用的人。而到了第四步,就是看天命,也許一輩子沒有機會,也許到老才有機會,也許馬上就有機會。這不是個人的修養,而是老天的眷顧。嚴格地說,這是時運的影響。在現實中,這被稱為盡人事聽天命。
第五步,飛龍在天,第六步,亢龍有悔。這就不用多解釋了。
因此,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即使你有天賦,努力工作,你仍然要依靠運勢給你飛龍在天的必要條件。因此,儒家認為一個人的努力是足夠的。當天時不在的時候,所謂的強求不過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