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斷和治療中,醫生常常會給痛風病友開一些檢查。比如抽血檢查的血尿酸、血肌酐、尿酸氮、肝功能、血糖、血脂;還有不抽血的關節超聲、雙源 CT 等等。
對于這些檢查,有的病友可能會抱怨了「做了有啥用,就一個結果,又不治病」。
那這些檢查真的就沒用嗎?
高尿酸是痛風發作的基本條件,血尿酸的測定對于痛風的診斷、降尿酸治療效果的評價都非常重要。
「尿酸增高」有助于痛風的診斷,但也不是所有的痛風病友在尿酸測定時均有異常。經常會有病友在急性痛風發作時血尿酸并不高,此時醫生也可以根據典型的表現和其他檢查結果診斷痛風。
而在開始降尿酸治療后,一般需每 3~5 周進行一次血尿酸的測定。
醫生會據結果調整降尿酸藥物的劑量和種類,同一種藥物在不同人身上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尿酸降得太低或太快都不是好事。
肌酐和尿素氮能反應腎臟功能的情況,腎功能檢測對于降尿酸藥物的選擇也是有幫助。
對于腎功能明顯異常的病友,首選非布司他治療,如選用別嘌醇治療,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別嘌醇的用量。
查肝功能對于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
非布司他、苯溴馬隆都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肝臟損害,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定期復查肝功能。
若出現肝功能異常,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護肝治療,同時停用、減量或繼續使用降尿酸藥物。
痛風、高尿酸血癥是與代謝有關的疾病,通過血糖、血脂測定可以評估痛風病友糖、脂代謝的狀況。
對于存在糖脂代謝異常者,給予積極的降糖、降脂治療對于痛風、高尿酸血癥的控制也是益處巨大的。
由于長期的高尿酸血癥,痛風病友的腎臟往往存在尿酸鹽沉積,可能是尿酸鹽的結晶甚至結石。
腎臟 B 超對每位痛風病友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了解腎臟受損的情況,同時幫助醫生選擇合適的降尿酸藥物,避免對腎臟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雙源 CT
診斷痛風最有效的方法是明確關節部位是否存在「痛風結晶」,雙能 CT 是快速、無創的檢查。
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雙能 CT 也是判斷治療效果的好方法。在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后復查雙能 CT,若原有痛風結晶縮小或消失,則可以很直觀地說明降尿酸治療有效。
關節超聲為痛風的診斷提供了又一種高效、無創的方法。如果在疼痛關節經超聲發現了典型的「雙軌征」則提示痛風。此外,關節超聲還能夠幫助醫生鑒別一種叫「假性痛風」的關節炎,從而降低誤診的可能。
責任編輯:Hugh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