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描河蟹
河蟹,通稱螃蟹,也稱毛蟹,頭胸甲呈方形,鰲足強大,密生絨毛。其下有四對步足,側扁而長。雌性河蟹腹部呈圓形,雄性河蟹則呈三角形。河蟹屬淡水蟹類,在海邊咸水中產卵,幼蟹自海中遷入淡水,穴居于江河湖泊的堤岸、泥灘中。
不同形態的河蟹白描稿
三蟹相聚的構圖白描稿
三蟹相聚,須成不等邊三角形,且互相呼應。
多蟹共處的構圖白描稿
多蟹共處,須正側向背、姿態各異,構圖則要有聚散變化。
二、青蟹(背部)畫法
步驟一:青蟹又稱鋸緣青蟹,青綠色,頭胸甲短而寬,呈橢圓形,中間有明顯的H形凹痕。鰲足強健,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槳。先勾出白描稿,然后用淡墨分染。
步驟二:用花青加赭石和少許藤黃分染,干后鰲足內側及步足的關節等處提染赭墨,鰲足的兩鉗基部提染胭脂。
三、青蟹(腹部)畫法
步驟一:勾出白描稿后,用淡墨分染。
步驟二:用花青加赭石和少許藤黃分染,相比于畫背部的蟹,用色淡些,染的范圍小些。干后在鰲足內側及步足的關節處提染赭墨,鰲足的兩鉗基部用胭脂提染,腹部及足的內側用淡白粉提染。
四、梭子蟹畫法(熟蟹)
步驟一:首先繪制白描稿。梭子蟹頭胸甲寬大,兩側有尖尖的長刺,略呈梭形,故名。顏色為暗紫色或淺灰綠色。鰲足長大發達,多為紫紅色,有白色斑點。第四對步足指節扁平如槳,適于游泳,可稱為泳足。
步驟二:用淡墨分染。
步驟三:用曙紅加朱磦罩染、分染。紅色畫在墨底之上,不要把底色完全蓋住,要露出一些墨色。筆尖再蘸少許胭脂畫鰲足的尖頭等處。著色后,趁濕在頭胸甲和鰲足上點淡白粉。
步驟四:最后用白粉略加藤黃提染,重點染腹部。
五、梭子蟹畫法(生蟹)
步驟一:繪制白描稿。
步驟二:用濃淡墨分染,此處墨色比在畫熟蟹時渲染略重些。
步驟三:用紫色分染,注意不要完全蓋住墨的底色。
步驟四:用淡赭石提染頭胸甲及鰲足、泳足等處,花青提染步足等處,白粉提染腹、足等處。
六、《稻熟江村蟹正肥》畫法步驟
步驟一:用勾線筆繪制白描稿,用筆要有虛實轉折的變化,以表現蟹質地堅硬、曲折多變的外形。正面蟹用墨稍深,背面蟹用墨宜淡。
步驟二:分染。用羊毫或白云筆蘸墨分染,畫正面蟹用濃墨,背面蟹用淡墨,如一次不足,可多染幾次。
步驟三:頭胸甲及足用墨統染一遍,使其有整體感。鰲足的絨毛先用墨畫,趁濕注入赭石水。
步驟四:用花青略加藤黃和墨罩染,背面蟹罩染范圍小,色宜淡。用赭石提染正面蟹及背面蟹的關節等處。干后用白粉略加藤黃提染背面蟹,最后,題款、鈐印,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