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3年1月中旬,全國多地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者已陸續轉陰。但時有康復后因劇烈運動造成心肌炎的報道,這些不少已經陽康的人們陷入了擔憂。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真的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嗎?患病毒性心肌炎后應該注意什么?以下我用中醫理念來分析這些問題。
一、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真的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嗎?
為什么有的人陽康后開始跑步,卻誘發了病毒性心肌炎?
事實上,心肌炎并非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高發病。2022年4月,《循環》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每1000名感染者中,明確或很可能患有急性心肌炎的人數為2.4人,疑似急性心肌炎的人數為4.1人。因此,心肌炎被認為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比較少見的心血管并發癥。
按西醫的說法,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其迅速,可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嚴重時還可引起猝死。
為什么目前會出現這么多的病毒性心肌炎呢?我用中醫來分析,當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冬季是心肌炎的高發季節,因為冬天屬水,水性寒,而心屬火,水能克火,人群普遍存在著心陽不振的狀態;
其二,奧密克戎毒株屬于寒濕疫毒,感染之后最能傷人陽氣。若素體心陽不足者,就容易自表入里,內陷手少陰,造成心肺不適;
其三,陽康后正氣往往沒有完全恢復,此時若猝然劇烈運動,就容易過度消耗陽氣,造成心陽不足,從而誘發心臟不適;
從目前的疫情來看,奧密克戎毒株容易誘發心肌炎。雖然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但平時身體健康、無基礎器質性疾病的青壯年和長時間疲勞者是心肌炎的高發人群。
為什么年輕人卻容易誘發心肌炎呢?我的觀點是,這與未能重視養生,或運動過度,或房事過度,或飲食不節,或各種熬夜等,導致正氣不足,邪氣自太陽內陷少陰相關。
二、患上心肌炎后,需注意哪些問題?
研究表明,不同于一般的病毒性心肌炎,新冠病毒感染后導致心肌損傷的危險因素更多,高齡、男性、基礎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免疫抑制和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發生心肌炎。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感染前驅癥狀后2周左右,如果突然出現胸悶或胸痛、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極度乏力等癥狀,就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了。
我的建議是,最好的預防心肌炎的辦法是避免新冠病毒感染,這是真正的“治未病”,能預防一切感染后的不適癥狀。
若不幸感染,則需要高度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所以,感染后即使是陽康了,也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多休息,盡量避免勞累,包括心勞和身勞。比如,思慮過度、憂心忡忡等,這是心勞;再如,從事劇烈運動,這是身勞。
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抗原檢測已轉陰,仍不建議在一個月內進行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感染新冠病毒后一段時間內,人體仍處于免疫功能紊亂狀態,過度運動會導致疲勞,降低機體免疫力,容易誘發病毒性心肌炎。
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礎病、體弱多病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群體,需要在陽康后休息三個月以上,才能逐步恢復鍛煉。
即使是心肌炎治愈出院后,在三個月內還是要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
二是,忌熬夜。熬夜傷損五臟,會造成人體正氣不足。越是感染之后,越要盡量早睡,睡覺是陽氣大歸根,是最好恢復正氣的辦法。
三是,飲食當清淡些。忌食煎炸、燒烤、油膩、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餅等)、生冷(多數寒涼水果、冰淇淋、剛從冰箱取出的食物飲料等)、辣椒、火鍋等物。
尤其是高燒之后,病邪尚有殘留。此時若各種大吃大喝,毫無節制,很容易導致疾病復發或者是纏綿遷延。正如《素問·熱論》提出的:“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況且大病初愈,大多數人的脾胃還比較虛弱,飲食太油膩就會讓腸胃消化負擔增大,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痰濕脾濕等癥狀。積食化熱,熱性炎上,還容易出現口腔潰瘍,扁桃體發炎等。
四是,不要焦慮、緊張、恐慌,建議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大喜、暴怒等劇烈情緒波動。建議盡量舒緩壓力。
心主神明,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若心神安和,則五臟六腑都歸于平衡,自然有益于養正。反之,若心神不安,有各種怨恨惱怒煩等負面情緒,就容易“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五是,盡量少飲酒或不飲酒。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后脾胃的運化功能下降,此時不建議過早飲酒,因為飲酒會增濕增熱,會消耗脾陽,造成濕熱內滯,亦會影響心陽。
?感染后感覺心臟易累,預防心肌炎,我推薦用加味生脈飲:黨參30克,麥冬30克,五味子(打碎)10克,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仙鶴草30克,野生靈芝粉5克,水煎服,日一劑。
?此方可用于感染疫毒后感覺疲憊乏力,兼用于素有心臟病及感染后心臟不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