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2012年,約有175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確實刻不容緩。
最近,一張“中國血管病死亡地圖”火遍全國,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在我國,各個地區、各個省市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死亡率存在明顯差異。總體來說,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遼寧等地屬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區域,而西藏、青海、寧夏、天津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區域。
其實,除了地域之外,還有一類人必須小心心臟病,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那就是糖尿病人。
研究發現,糖尿病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可能會造成心臟血管的損傷,進而影響到整個心肌。
我們身體中的冠狀血管可以比作道路網絡。靜脈和動脈構成了主要的交通路線,無數條細小血管構成道路的分支。如果這些小路徑之一被阻塞,它對整體交通流的影響很小。但是如果周圍的小路徑堵塞過多,就會造成道路系統的主要匝道受阻,主要公路上的交通變得非常擁擠,在最壞的情況下,整個系統就會陷入停頓:就會造成心臟病發作。
而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周圍毛細血管數量會明顯減少。而且血糖水平越高,毛細血管損傷就會越多。而且這種損傷,在一開始的時候,糖尿病患者是很難注意到的,直到損傷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大規模的破壞發生,身體出現嚴重的問題。
那么,糖尿病病友應該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
1. 拒絕重口味
上述“中國血管病死亡地圖”相關報告也指出,山東、河南為心血管疾病的重災區的前兩名,除環境因素外,主要原因就是高鹽飲食。如果將食鹽攝入量減少一半,每年全國腦卒中、心臟病等疾病的死亡人數會減少50萬人。因此糖友們想要遠離心臟損傷,就要從限制攝入鹽量開始,咀嚼重口味。
2. 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肥胖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會表現出體重減輕的癥狀,但是仍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是超重的,也應該注意控制體重,防止高血壓、高血脂等癥狀的增加。
3. 補充膳食纖維
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能夠有效預防高血壓、降低腦卒中的風險,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提倡多食用粗糧,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減少糖果等甜食的食入。
4. 隨時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養成監測血糖的習慣。餐后2-3小時內對血糖進行監測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內更平穩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
5. 適量運動
運動能夠幫助糖友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實,糖尿病病人的運動不需要太劇烈,可以在工作時用爬樓梯來代替搭電梯。每工作1小時,就能站起身來走動一下或者是伸展一下身體。上班的路上,可以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到公司。下班后也可以多遛遛狗,做做園藝,整理整理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