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天是小長假的最后一天,但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說起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這些都是專屬端午節的習俗。但是你知道嗎?在端午習俗中,也隱藏著不少養生小知識。
1. 端午習俗吃粽子,腸胃不好要忌口
包粽子少不了粽葉,粽葉也有南北之分。北方用蘆葦葉,南方大多用竹葉,有些地方用荷葉,這些葉子都有不同的藥用功能。如:
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
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
因此被粽葉包裹的粽子也被營養學家稱為“天然綠色食品”。
然而,粽子大都用糯米做成,粘度高、難消化,而且幾乎沒有纖維質,脂肪含量也高。因此,粽子美味,不可貪食。
此外,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2. 端午習俗飲雄黃,不宜多飲防中毒
雄黃性辛溫,有大毒;歸肝、胃、大腸經;主要是外用于殺蟲解毒。
但是雄黃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
有些人會在端午節喝雄黃酒,但是雄黃遇熱后可分解為砒霜,因此不建議大家內服。
在端午節,不妨將雄黃加在酒中制成雄黃酒,灑在屋子的墻角以及床底下,有一定的滅蚊殺蟲功效。如果要涂在皮膚上,建議不要大面積涂擦,以防中毒。
3. 端午習俗插艾草、菖蒲,過敏體質者勿跟風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又名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揮發性的芳香油,這種氣味可以驅蚊蟲,凈化空氣。中醫將艾葉加工成“艾絨”,就成為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但是過敏體質人群要謹慎“跟風”,別因驅蚊而誘發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4. 端午習俗賽龍舟,鍛煉身體防暑熱
夏季養生,應該注重把脾胃、心肺之氣調理順暢,因此除了藥物和食療外,加強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增益心肺功能,通調氣血循行,雖然劃龍舟是非常好的室外運動,但并非適合所有市民參與。
建議大家在端午節可以多去江邊、湖邊等臨水的地方做快走、慢跑,甚至游泳等運動,同樣能夠起到健身作用。
在比較涼爽的臨水環境中運動,即能達到鍛煉效果,又不至于受暑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