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伙子去遛狗,嫌狗不聽話,往狗狗身上踹了兩腳。
從此撞了霉運。
正好有過路人看見了,正好又拿手機拍了,還又正好把他踢狗的視頻傳到了網上。英國小伙子阿瑟.肯特啊,網絡上一夜暴紅,不,是暴黑。詛咒的暴風雨幾乎把他淹沒。
單要這么著也就罷了,網絡隔著現實,罵去唄,反正毫發未損。不介,警察按圖索驥找上門來,說你怎么能這么虐待狗狗呢?犯法了知道不?大牢里蹲上8個星期好好面壁反省去。出來以后五年內也不許再養狗了。
再看去年8月英國考文垂市發生的一起虐貓事件。有只家養的小花貓,晚上主人喂食時遍尋不見。第二天上午,家門口的垃圾箱里傳出貓微弱的哭叫,主人打開箱蓋,看見受驚嚇十幾個小時的小貓正無助地坐在垃圾堆里。主人想,會不會是貓貪玩自己爬到垃圾箱里又不小心蓋上了蓋子?查看了自家門口的CCTV(英國到處都是監控攝像),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錄像里,一位中年大嬸路過,看見小花貓在玩兒,停下來摸了摸小貓,然后拎起貓扔進了垃圾箱,蓋上箱子迅速離去。
貓主人的憤怒可想而知,不但將此事爆料給BBC,還將錄像上傳到網絡人肉搜索扔貓大神。很快,45歲的銀行出納瑪麗浮出水面。憤怒的人們開始言語攻擊瑪麗并對她發出死亡威脅時,警方不得不對瑪麗采取保護措施。瑪麗一開始解釋,當時只是覺得把貓扔進垃圾箱里或許會很好玩兒,以為貓會自己爬出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她聲淚俱下,聲稱自己也不明白為何會如此下手。她78歲的母親也在公眾面前替她求情,不僅證明瑪麗從小就熱愛動物還養過動物,同時證明事發前兩周瑪麗的父親嚴重摔傷盆骨正在住院治療,瑪麗精神壓力很大。盡管如此,虐待小貓引起公憤的瑪麗還是被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提起訴訟。嬸啊,壓力再大也不好拿別人家的貓來撒氣啊,那是一條生命吔。
還有更搞的。英國男子卡斯威爾和朋友在Durham一家水族館買了一條金魚,當著店員的面將金魚一口吞下。他的朋友一邊叫好一邊拍下整個過程,然后得意地傳到網上。不想一年多后,警方在網上看到錄像,順藤摸瓜找到卡斯威爾,控他虐待動物。卡一會兒說自己當時喝完酒,什么都記不起來了;一會兒又說只是個惡作劇。但人證物證俱全,他百口難辨。
英國人對環境及動物保護之重視有目共睹。人與動物的和諧景象舉目可見。剛來英國時,英國長冬陰霾的天讓人郁郁寡歡,但路邊樹上靈巧跳躍的松鼠總能讓人心情為之一亮;鴿子象在自家后花園般不緊不慢地悠閑踱步;海鷗常飛到城里來“騷擾”人類;狐貍也不時光顧居家“偷”東西;各類水禽在湖面上游弋嬉戲。大自然、人類、動物,一幕蒼穹下共處美好。
英國人也非常喜歡養寵物,養狗為多。養狗人不單是孤寡老太,還有俊俏姑娘、彪形大漢和稚嫩少年郎。常見英國人帶狗出行,滿街跑的狗狗集品種之大全,看得你眼花繚亂。冬天,人類厚衣裹身,打扮得玉樹臨風時,狗狗們也被主人們打扮得或雍容華貴或花枝招展。相比之下,很少看到貓。或許狗狗可以帶上街溜達,而貓貓只能呆在家里?各類寵物食品絕不比人吃的差和便宜;寵物商店還有各類貓狗用品甚至玩具;還有專為貓狗設的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店;可以為寵物買保險;有關寵物的慈善組織名目繁多(例如專門收養流浪貓狗的機構),更有統管規范寵物飼養的動物保護協會。協會經常有奪人眼球的活動。例如大街上裸體抗議出售鵝肝醬,最后迫使不少飯店不得不將鵝肝醬從菜單上拿下;還比如在大百貨商店前抗議出售珍稀動物的皮毛制品等等。
英國動物保護法規相當嚴格,條條框框很多。例如養寵物,主人不但要為寵物提供飲食居住等良好待遇,還要確保它們行為正常,并避免疼痛或患病等。做不到會遭重罰,處罰措施包括被剝奪飼養寵物的資格、繳納最高可達2萬英鎊的罰款以及蹲大牢最多51周。任何虐待動物的行為被發現后告發,其后果已有上面三個例子可鑒。國內曾有不少被曝光的虐貓虐狗事件,不知后來都是怎么處理的。
英國的野生動物不少,但打獵得申請許可證。鄉野道路里常見被撞死的小鹿,據說撞死者不能擁有,但其他人可以撿;如果它還活著,你千萬別扛回家,因為那是犯法的。想起小時候住在山里,父親常帶我到林子里轉悠,逮只小鳥打只野雞野兔啥的,這在英國可是萬萬行不通。
聽說過有人打野鴨被抓遣返;也聽說過劍橋一中國學生吃鴿子被鄰居告發后遣送回國。
也不是所有動物都該護著。例如野兔子和灰松鼠在英國泛濫成災,政府鼓勵捕殺。有一陣子還提倡吃灰松鼠肉,倡導了半天也沒流行起來。千萬注意,紅松鼠是受保護動物,你若色盲殺了紅松鼠,活該你倒霉了。
有些動物被人類食用,有些則被豢養為寵,說法做法不一。我個人覺得,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最好不養寵物。阿貓阿狗也是一條生命,你既養它,就該善待它。可別成天在外不著家,沒時間喂它陪它,餓它一頓或讓它在外流浪兩晚,那你真不配當它的“爹媽”。若在英國,已到上法庭的份兒了。人類愛自己天經地義,而維護生態平衡,善待和尊重其他的生命個體,也是做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