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仔近來在聚方便平臺收到了一些比較有趣的提問,比如:
請問我大姨的二舅的三姑母的堂弟的侄子的表弟算不算我的親屬,我要把房子贈與給他行不行?
我爸爸想把遺產留給我堂哥這樣可以嗎?
我媽媽的三舅姥姥家因為拆遷打起來了,三舅姥姥和四舅姥姥還有他們家的兒子和侄子……
愁skr人
等等,這些繞老繞去的稱呼小編恨不得下載個親屬關系計算器算算這都是什么了,今天聚仔就給大家講講,在法律上,我們是如何定義各類親屬關系的呢?如下圖:
親屬關系
配偶比較好理解,意思是合法婚姻中的雙方互為配偶。它是其他親屬關系(血親、姻親)賴以發生的基礎。配偶關系因婚姻的成立而發生。
血親是指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是以具有共同祖先為特征的親屬關系。
第一種分類是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兩種。直系血親是指有直系關系的親屬,從自身往上數的親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為長輩直系血親。從自身往下數的親生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均為晚輩直系血親,是與自己同一血緣的親屬,旁系血親是指彼此間具有間接的血緣聯系,除直系血親以外的親屬,容易混淆不明的就是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也是屬于旁系血親的。
第二種分類,可以將血親分為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自然血親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緣聯系的親屬;而擬制血親則是指彼此本無該種血親應當具有的血緣關系,如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就是擬制血親。
姻親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關系為中介而產生的親屬,包括血親的配偶、配偶的血親、配偶的血親的配偶,姻親之間只有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具有權利義務關系。
我國的代數計算是以己身為中心的,要計算誰的代數關系,就以誰為“已”身開始計算。計算方法:找出待計算二者共同血緣的源處,以代數最高者為旁系血親的代數。例如已與舅,之間為兩代血親。再例如孫與姨表兄之間有5代人,便不屬于我國婚姻法禁止結婚的范圍內。聚仔下圖所列均在禁止結婚之列。
由上所訴,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收養他人為養孫子女,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一順序繼承人里的父母、子女根據我們上述講的,屬于直系親屬,而沒有親兄弟姐妹其原因也在于兄弟姐妹屬于旁系血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