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天
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口大遷徙——春運
即將在全國各大車站上演
而作為成都春運主戰場的火車北站
在春運結束后即將開啟改造
▼
1952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通
成都火車站也開啟了它的運輸使命
65年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甚至成了成都“北亂”的代名詞
火車北站改造圖
▼
我們在擁有某樣東西的時候,總是不會珍惜,卻將要消失的時候,才會出來深情的懷念,對人是這樣,對物同樣如此。生活妹也不例外。
這樣的成都北站你可能未曾見過
一座火車站,就是一個城市的一張臉孔,一扇窗口,一段歷史,只要有人,那它就是一部永無結局的故事……
1952年的成都站
▼
成都北站最早的候車室
和現在的臨時候車棚頗為相似
▼
在中國,無論那座火車站,這個醒目的標志隨處可見。看出來是一個“人”字下面擴著一個“工”構成的嗎?為陳玉昶大師所設計的,被譽為中國十大經典logo標志。
這些記憶都太陳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對北站最早的記憶,應該是停留在綠皮火車的時代吧,5619次列車,成都最后一列綠皮火車,承載著成都人一代又一代的夢想和激情!
沒有軟座,沒有空調,但是瓜子碗面啤酒礦泉水從未缺席過,一張幾十元的車票,飽含的是四川人對未來全部的寄托。南下北上,從火車北站緩緩駛向遠方......
如果這個年代對你們來說太過久遠,那么下面的火車北站一定能勾起你的記憶。
成都人正經歷的火車北站
每次到北站去,最怕的就是小偷,騙子,“只要經過北站、荷花池包包都抱得“邦緊”。
北站進出站時總有一群人熱情的問你“帥哥,住旅館不?”,“美女,摩的,摩的10塊。”出租車只差一人,結果上了車就只有你一人!
還有那些不管多早多晚,只要你出站,就能一眼見到的小攤販們。老遠就拖著行李箱向老板吆喝一聲:要一碗酸辣粉,多加點醋。吃了一路的方便面早想換換口味了。
成都北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不僅是一座車站那么簡單,
它承載了太多故事和回憶!
這里是認識成都的第一站,
這里是踏上漂泊他鄉的起點,
這里是離家、歸家的轉折點,
.....
這里滿載著我們的夢想,思念和回憶
這里見證了,多少次你我的團聚、分離
這里又帶著多少人油然而生的故鄉情結
......
北站,不知是多少人的情感紐帶和歸宿
2017年春運就要開始了,你在這座老車站經歷過的春運又有多少次呢?
火車北站春運史
2006年春運火車晚點
滯留了大批乘客在此等候
整個候車廳擠滿了人
▼
▼
2008年,這一年回家的人特別多
因為那場大地震
對家的眷念早已泛濫
不管有無座位,就算是站著也要回家
▼
2010年2月
成都北站迎來“春運”高峰
鐵路警察不時的高聲呼喊,疏通人群
▼
危險物探測儀上陣
▼
小朋友高興地騎在父親頭上準備乘車回家
▼
2013年
這一年已經有了車票代售點
電話訂票及互聯網購票等多種途徑
▼
2016大年三十依然未停運的列車
所有人的終點都是回家
▼
▼
等待的路上再也不會無聊啦
2018年,關于火車北站的新聞
就只能用這一個字來替代了
▼
成都火車北站2017年春運后改造拉開序幕
2016年10月31日搬遷工作正式啟動
2016年10月31日,火車北站東西兩側棚改項目附條件協議搬遷動員大會順利召開,標志著項目搬遷工作正式啟動。
部分地點已經開始搬遷
目前火車北站的東西棚戶區,拆遷改造正有序進行,一些棚戶區已經拆遷。火車北站西一路已經拆遷的部分棚戶區,遠處為待拆區。
火車北站東西兩側將建起5大立體廣場群
按照規劃,形成“綜合樞紐、超級廣場”,包括南廣場、兩側的商業廣場和商旅廣場、最外側的商務和林蔭廣場。
面積擴大三倍,單一車站變身綜合樞紐
改造后的車站站房為線上式高架候車特大型站房,主體為三層,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站房面積由目前的2.1萬平方米擴到8萬平方米。
負一層:大鐵旅客出站過渡區,包括出租車蓄車區及地鐵(1號線、7號線)換乘區;
負二層:地下社會停車場,設置社會停車位573個;
建成后全景預覽
▼
2017年春運后火車北站就要正式啟動改造啦
到時候成都的第一門面將以嶄新的面貌
亮相于世人眼里
再也不會有人吐槽它是“北亂之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