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氣溫回升,當各種綠色植物都從土壤里探出頭時,田野里像極了綠油油的油墨畫,姹紫嫣紅,好不熱鬧。
一些藥材田,或者河邊樹林里,時常可以見到挖采草藥的村里人,像剛綻放黃色小花的蒲公英,長著細碎葉片的豬秧秧,葉子兩側滿是長刺的小薊,綻放著紫色小花的紫花地丁。
沒錯,這些都是農村比較行間的草藥,采集回家曬干了,就可以拿到集市上賣錢,同時,這些草藥也是比較不錯的野菜,像蒲公英、薺菜、小薊及紫花地丁等,藥食兩用,所以更感珍貴。
其中,當數紫花地丁尤為珍貴,一是田野里數量比較少;二是植株比較小;三是價格比較高,曬干了直接賣9元一公斤,價格直接碾壓其它常見草藥;四是營養和藥用價值極高,紫花地丁鮮嫩的植株可以作為野菜食用,開花后全株可做草藥用。
回到農村老家的小姚,在草叢里發現了幾株紫花地丁,驚喜之余,拔掉一棵在手中細細把玩,小時候,這地丁草是隨處可見,他經常和小小伙伴一起挖了回家,讓媽媽做菜吃,或者曬干拿到集市上換成錢,半個春天,但賣紫花地丁的收入,都夠一年的學費了。
好久不見,現在看到,自然是格外親切,小姚介紹說,這紫花地丁,在咱當地被稱為堇堇菜,老年人對這種野菜最有感情,作為一種野菜,它的味道比蒲公英還好吃,咱這里最常見的做法,一是用水焯后,用蒜汁調拌,二是用水焯后(無論什么野菜,吃之前貌似都要用開水焯一下),放油鍋里炒制,兩種方式做的堇堇菜,口感都是一級棒,讓你吃了這次還想吃下次。
前兩年,我在朋友家書房內,看到花盆里有一株花兒,看起來非常眼熟,想了半天才弄明白,那東西就是紫花地丁,你看它的葉子是濃綠濃綠的,花兒是紫藍色,怎么看怎么舒服,那無限收斂的妖艷,讓人看起來是如此的低調。
即使它長在林間草叢里,也能引人注目,老遠就能吸引人的眼球,有些地方,紫花地丁已經有人工繁育種植的了,一是作為蔬菜用,二是作為觀賞植物出售,長老了還可以曬干賣給草藥鋪。
提到藥用價值,紫花地丁也蠻不錯的,主要價值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當然,當地也有將這東西曬干后泡水喝的,同樣對身體有好處。所以說,這種野草,還真的能稱得上屬于“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植物。
沒想到小姚年紀輕輕,對農村的一草一木竟有如此深刻的研究,對于一名90后青年來說,已是難能可貴了。
小姚表示,咱是農村的孩子,農村的花花草草,從小時候都開始接觸,耳濡目染,自然知道的就會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