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臨床上,有接近九成的胰腺癌都起源于腺管上皮,其致死率非常高,基本上發展到了晚期的胰腺癌,想要長時間生存比較難。但是,早期的胰腺癌癥狀不明顯,導致其確診率較低,通過手術治療后死亡的概率也比較高,因此生活中需要積極預防。那么,患上胰腺癌之后,早期會有哪些癥狀出現呢?
胰腺癌早期,會有哪些癥狀出現呢?
1、腹部疼痛
患上胰腺癌之后,早期就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癥狀。無論是胰腺頭部或體尾部都可能出現疼痛感,大部分患者可以感覺到中腹部,左上腹部以及右上腹部都有疼痛感出現。并且,有時會累及到睪丸、臍周,導致這些部位有疼痛出現。如果胰腺癌進一步發展,此時患者的內臟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組織都受到影響,就會產生壓痛。
2、黃疸
黃疸是胰腺癌的重要特征,患者常有梗阻性黃疸癥狀出現,伴隨著小便深黃,大便如陶土樣等情況出現。這主要是胰腺癌對膽總管下端造成侵犯和擠壓,就會出現明顯的黃疸。而胰腺癌引起的黃疸還容易波動,部分人胰腺癌出現轉移,對肝臟造成損傷后才出現黃疸癥狀。
3、腹部包塊
當胰腺癌出現時,早期可以感覺到腹部有包塊出現。在病變部位可以觸摸到腫塊,說明胰腺癌處于進行期,需要及時治療,控制胰腺癌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引發的腹部包塊容易和慢性胰腺炎引發的腹部包塊混淆,需要正確區分開來。
4、消化道癥狀
胰腺癌患者常會出現消化道不良癥狀,例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有時還會伴隨著腹瀉、便秘、黑便等情況出現。當患者的胰腺腫瘤體積增大,導致胰腺導管堵塞后,患者多有食欲不振的情況出現。加上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容易導致人們食欲不振,出現梗阻性嘔吐癥狀等。
綜上所述,患上胰腺癌之后,患者會有多種身體不良反應出現。為了防止胰腺癌進一步發展,需要及時治療,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如果發現有腹部疼痛、黃疸、消化道不良癥狀或者腹部包塊出現時,最好及時檢查就醫,看看是否為胰腺癌引起的。此外,對于胰腺癌的治療,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仍然是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