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非常喜歡一個玩具,但家里太窮,只好偷拿媽媽的錢去買。但開明的家長,也能帶著孩子翻越苦難這座山,發現一個更廣闊的精神世界。幾十年前,日本喜劇大師島田洋七,向外婆發出了“靈魂拷問”:外婆回答:“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這句看似“沒用”的雞湯,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一經推出在日本賣出700萬冊,連續3年占據暢銷榜;讀者發起眾籌,拍出了電影版——《佐賀的超級阿嬤》。一個普普通通的日本小老太太,逆襲成風靡亞洲的超級人物,靠的不僅是智慧。廣島原子彈爆炸后,昭廣(即作者島田洋七)的父親去世。
繁忙的工作與生活的重壓,讓母子二人的生活越來越拮據。對昭廣來說,不過是“從一種貧窮,落入到另一種貧窮之中”。“那是一棟坐落在河水和草叢之間,就像從古老傳說中冒出來的、孤絕寂寥到極點的破茅屋。”58歲,她靠掃廁所掙取微薄的薪水,拉扯大了7個孩子。她每次出門都會在腰上系一根繩子,走兩步,就發出“嘎啦嘎啦”的聲音。繩子的另一頭栓一塊磁鐵,這樣就可以吸附一路上散落的鐵釘、廢鐵各種鐵制品,拿來換錢。世界上多的是可以撿的東西,要丟的東西卻是一樣都沒有。”外婆在房屋旁的河面上,設置了一道木欄,河流成了自家的“生鮮快遞”。上游的大媽洗完菜甩水時,偶爾有蔬菜、柴火、水果掉進水里;“開杈的蘿卜切成小塊煮出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腌一腌,味道也一樣。既不需要任何道具,也能很好地鍛煉身體,還省了一大筆錢。可那個時代,正值1958年前后,日本二戰后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人們的生活并不富裕。這樣一種“苦中作樂”,讓祖孫二人在物質匱乏的境遇中堅持下來。世界從來不是非好即壞,你怎么看待它,它就怎么回報你。生活中布滿了“彩蛋”,你的善意,就是最好的兌獎券。
比如運動會上,跑步一直是昭廣的驕傲,可午餐時間讓他畏懼。看看別人父母帶來的豐盛午餐,再低頭看看自己癟癟的便當,他一個人躲到教室吃飯。這時,學校里的一位老師找到昭廣,說自己肚子痛,要吃對肚子好的梅干。交換便當后,昭廣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好吃的:炸蝦、香腸、雞蛋……
運動會結束后,昭廣和外婆講起今天老師的奇怪舉動,外婆講了一個他至今記得的道理:等昭廣明白過來,才知道老師裝作肚子痛來換便當,是在悄悄維護他的自尊。每次賣豆腐的大叔路過家門口時,他都會跳著出門迎上去,問有沒有碎豆腐。昭廣看著大叔的笑臉講不出話,只能扎扎實實地給大叔鞠一躬。看到外婆舊眼鏡的鏡片總是掉,卻又舍不得買,昭廣用著課余時間拼命地打工掙錢。還開玩笑說是去世了的外公看到外婆這么辛苦,獎勵給外婆的。昭廣剛來的那天,外婆沒有絲毫熱情歡迎的意思,反而板著一張臉。因為她知道,要用這份冷漠,逼著昭廣迅速適應陌生、孤單的生活。但看到同學嘲諷外孫“你的媽媽好老”,她立刻借口有事去忙,離開了學校。她對著家里的母雞不斷吆喝,希望能下個蛋,這樣就能放進外孫的便當里了。收到昭廣媽媽暫時沒法回家的信件,外婆小心藏在坐墊下面,生怕昭廣看到傷心。一天,昭廣在學校受了氣,委屈地問外婆:“我們家為什么這么窮?”“做有錢人很辛苦,穿著好衣服走路,還要擔心摔一跤。窮人衣服舊,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無所謂,所以貧窮真好!”當昭廣又被同學嘲笑是“窮鬼”,他不再氣餒而是大膽反擊:
“覺得生活不開心的話,可以試試當窮人!”
昭廣沒有再為貧窮自卑過,而是大方、爽朗地面對,和同學打成一片。
她拿出家里不多的萬元鈔票(約合人民幣幾百元),敲開已經關門的鞋店,讓老板拿出最好的釘鞋。漸漸地,昭廣的棒球越打越好,可以被保送到廣島的學校。終于到了去上大學的那一天,外婆借口在河邊刷鍋,叫昭廣快走,想要避開離別時刻。等昭廣真的離去,她最終還是沒忍住,在河邊放聲痛哭著大喊:因為外婆說過,人總是要自己走出一條路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人、愛人總有離開我們的一天,故事都有終結的一天。小說家雷德蒙·錢德勒曾這樣描繪離別的感傷:“每一次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當年那個哭鼻涕的小男孩,已經成長為頂天立地的敢闖少年。如果將外婆的人生智慧整理出來,一定是一部金句大全。她積累了六十多年的生活閱歷與感悟,在點點滴滴中傳授給昭廣。往后,你就用你這副好身板,和別人的腦子活下去吧!”媽媽隱瞞自己生病的事情被昭廣發現,知道昭廣心情不好,向外婆吐苦水。“晚上別提傷心事,難過的事留到白天再說,也就不算什么了。”外婆把昭廣表哥的舊外套拿來縫縫補補,再添上一顆金鈕扣,給昭廣穿: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有權利選擇我們的活著的姿態。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中,女主角大島為了省錢,會在家里種豆苗吃。會在每一個插線板前做好標簽提醒自己出門關掉不需要的電器,節省電費。想吃涼面又舍不得花錢,大島就自己拖著一根竹子回家。竹子一劈兩半,截成適合的長度,自己動手給涼面做了一條降溫軌道。忙碌過后吃到的涼面,盡管略顯寒酸,卻能夠給予人別樣的幸福感。因為沒錢,可以隨便穿舊衣服出門不怕弄臟,可以用便宜的食材創新出別樣的吃法,可以體驗一些花錢買不到的生活……反觀我們的生活,早已經不用再過窮日子了,卻總覺得擁有的快樂還不夠。《佐賀的超級阿嬤》里講的就是那些被我們忽略的饋贈。外婆看到一條金魚從水中游過,驚嘆道:“不要總說錢啊錢的,就是有一億元也造不出一條金魚來!”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過:“我們贊美的不是貧窮,而是貧窮不能使之卑躬屈膝的人。”那些在貧困中保持豁達、用審美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的人,是值得敬佩的。窮對于他們來說,不是一塊傷疤,這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沒什么丟人的。
高顏值、高學歷、多才多藝、有作品……他從小就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在“完美偶像”的標簽背后,他也有自己的固執和堅持。11月7日,本周四中午12點,明星《談心社》專訪王力宏,出道二十多年,他的熱血,一點沒變。
不是所有努力都需要回報,路上的風景,一樣是寶貴的收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