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續的悲傷或絕望的感覺。
2、持續的憤怒和對情況過度反應的傾向。
3、持續的擔憂,焦慮或恐懼。
4、關注身體疾病或自己的外表。
5、害怕有人在控制自己的思想,或者他“處于失控狀態”。
6、突然的,無法解釋的學校成績下降。
7、對曾經享受的活動失去興趣。
8、睡眠或進食方式的變化。
9、包容性,寧愿獨自一人,而不愿與朋友或家人陪伴。
10、聽到不存在的聲音。
11、表達自殺念頭和想法。
12、無法專心,清晰思考或做出決定。
13、全天執著地執行例行程序,例如洗手或清潔東西。
14、經常做噩夢。
15、飲酒或吸毒。
16、節食,或暴飲暴食,然后嘔吐或服用瀉藥。
17、參與暴力行為,例如放火或殺死動物。
如果兒童或青少年顯示出這些癥狀中的一些或許多,則他可能需要治療。對孩子的療法可能非常有益,特別是如果在問題惡化之前就發現了問題。具體的兒童青少年會有哪些心理咨詢方式呢?可以包括以下幾種療法:認知行為療法:通過這種咨詢形式,孩子們會被教給他們自己的想法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向孩子們展示了如何識別消極或扭曲的思維模式并加以處理。這種類型的療法有助于解決焦慮癥和抑郁癥等情緒障礙。玩具療法:給孩子們玩的玩具,心理治療師會看他們的玩耍,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情緒或心理健康問題。不同類型的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弄清感覺并表達出來。游戲療法可以幫助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的孩子,因為他們在處理諸如離婚或親人死亡之類的生活問題時遇到了麻煩。催眠療法: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催眠療法對于兒童青少年非常有效。行為療法:這種針對兒童的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側重于行為改變。確定需要阻止或鼓勵的行為,然后父母努力改變有助于這些行為的環境因素,并為期望或不期望的行為提供后果。這對于治療患有多動癥的兒童以及其他需要改善行為的疾病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