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21.12.20
“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就沒見過你這樣笨的!”“你看看別人家孩子!你怎么這么……”
很多家長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言語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命的是,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在很多家庭的日常教養中,大量存在,且日久經年、重復發生著。
言語上的虐待無異于靈魂的謀殺。不斷地批評、辱罵、輕視、不合理的期待等等,會像身體傷害和性傷害一樣,給人帶去創傷和羞恥感。這種情感上的無形傷害,甚至遠比其他形式的傷害更為持久、深遠。
1.被羞辱感:特別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齡人面前被責罵,羞辱感會更加強烈。2.不安全感:孩子想要阻止責罵帶來的傷害,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這讓孩子挫敗、無助、不安。3.憤怒感:憤怒用來保護自己,也可以防止“我不好”這件事進一步曝光,于是他們變得日漸疏離,與人群格格不入。4.低人一等感:孩子缺乏判斷力,糟糕的評價多了他們會認為自己真的很差,笨,難看,臟,墮落。他們不僅陷入這樣的痛苦中無法自拔,還會自己責怪自己不夠好。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