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納,韓國導演奉俊昊捧走了金棕櫚。
老實說,河馬哥真的一點都不意外。
從《殺人回憶》到《漢江怪物》,從《母親》到《雪國列車》,再從《玉子》到如今的《寄生蟲》。
奉俊昊的每一部作品都水準不俗。
他有他的癡。
扎根于類型片,多年不變,一條路走到黑。
他也有他的狂。
將懸疑與驚悚感把握的恰到好處,在人性探討與大眾討論之間游刃有余。
在這方面,我最愛的是他的《母親》。
韓國,小鎮。
母親(金惠子 飾)和兒子尹泰宇(元斌 飾)相依為命。
兒子有輕微智力障礙,記憶斷斷續續,所以母親總是精神緊張,擔心兒子受傷。
兒子在大街上尿尿,她就一邊喂他喝藥,一邊任他就地解決。
兒子在大街上玩兒,她需要時不時的看他有沒有發生意外。
當來往的汽車把兒子撞倒后,她發瘋般的沖了上去,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手指在切草藥時被切到了,正鮮血淋漓。
對這個兒子,她操碎了心。
以至于兒子老大不小了,依舊要和媽媽睡在一起。
但是,即便是智障,同樣有青春期,有性覺醒。
兒子開始叛逆,成天跟在小混混鎮泰(秦久 飾)的屁股后頭。
過往的奔馳車撞倒了泰宇,小混混叫囂著要找奔馳的事兒,泰宇就傻乎乎的跟著他去了。
小混混看到奔馳車,一把踢壞了后視鏡,泰宇也傻乎乎的想踢一腳,但沒踢上去自己倒是先摔了。
因為小混混的那一腳,奔馳車主要求賠償。
小混混趁勢把責任推到了泰宇身上,泰宇呢?傻乎乎的完全忘記了自己并沒有踢那一腳。
泰宇,就這樣成了混混的背鍋俠。
因為這小混混的啟迪,泰宇的性意識開始覺醒。
他開始盯著漂亮姑娘看。
他開始明白和姑娘睡覺是一件值得吹噓的事兒。
只是,當他炫耀的時候,說出的話是:我和我媽一塊睡。
泰宇腦子不正常,整個小鎮都知道。
可是,一場兇殺案,泰宇卻成了殺人兇手。
酒店老板說,泰宇當晚出酒店時醉醺醺,看著像要獸性大發。
警察說,女孩的尸體旁邊留著泰宇撿來的高爾夫球,證據確鑿。
動機明確,時間對得上,證據也確鑿。
警察讓泰宇好好看看認罪書,沒問題就簽字,泰宇糊里糊涂的看了看,就這樣認罪了。
沒有猶豫,沒有懷疑。
從泰宇被認定為殺人犯那刻開始,母親就斷定泰宇是被誣陷的。
她去找律師,請律師吃昂貴的自助餐。
但是律師認為,即便被誤認為是殺人犯,在精神病院住幾年也沒什么。
她去找警察,把自家的草藥塞給他。
但警察的意思是,證據確鑿,自己按章程辦事,愛莫能助。
多方求助無果,她決定靠自己來為兒子洗脫冤屈。
當兒子突然想起來奔馳車的后視鏡是小混混踢碎時,母親開始推斷,殺人事件絕對是兒子替混混背了鍋。
她潛伏在混混家,找到了帶血的高爾夫球桿。
可是,警察相信了混混的辯解:那不是血,是口紅印兒。
因為這件事,混混還以懷疑自己為由,訛詐了她一大筆錢。
沒有關系,沒有地位,家徒四壁,她除了一身針灸的本事,什么也沒有。
可是,為了幫兒子洗脫冤屈,她讓你看到了一位母親的偉大。
堅韌、強大,思維縝密,邏輯嚴謹。
對兒子的愛,讓這位母親變得無所不能。
可是,讓人奇怪的是,自從兒子入獄之后,母子二人的狀況變得截然不同。
原來癡傻的兒子,在入獄之后開始變得腦子靈光了起來,眼神中幾乎看不見傻的訊息。
原來理智清醒的母親,在兒子入獄之后變得癲狂了起來,在“洗脫冤屈”這條路也越走越遠。
這部《母親》,是奉俊昊2009年的作品。
兩位主演,演技精湛。
元斌小鹿一樣的眼睛,完美的演繹了一位智障少年的純真和無知。
母親的飾演者金惠子,更是將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演繹的入木三分。
初看這部電影,幾乎無一例外的會以為:這是在歌頌母愛。
兒子含冤入獄,母親四處奔走,在腐敗的官僚系統和冷漠的社會環境中周旋,誓要還兒子一個清白。
這種母愛,感天動地,值得歌頌。
可是,越往后看,越覺出這種母愛,有點可怕。
母親將自己和兒子視為一體,對兒子細致呵護。
但是兒子在離開她后,腦子卻逐漸清楚,她倒是變得狂亂,幾近癲狂。
這樣看來,究竟是兒子離不開她,還是她離不開兒子呢?
兒子幫兒子洗脫冤屈,她讓兒子拼命想起以前的事情。
結果,兒子沒有想起那女孩是怎么死的,倒是想起來,自己五歲的時候母親曾試圖殺死自己。
當兒子鎮定的說出這件事時,母親慌了,驚嚇的大聲嚎叫。
這,是影片的第一層反轉,狠狠的揭開“母愛”背后的惡行。
母親解釋,自己當時是決定和兒子一起喝藥自盡。
可是,兒子質疑,那為什么你先讓我喝呢?怎么沒見你喝呢?
這個疑問,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正如,沒人能解釋清楚,為什么兒子離開母親后,意識反而更清楚。
第一層反轉,奉俊昊將懷疑的種子深深的扎進了觀眾的心里。
你知道母親愛兒子愛到了骨髓,但這份兒愛卻讓人食不知味,難以評判。
隨后,第二層反轉,母親在找真兇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難以接受的真相。
第三層反轉,兒子看似純真,但卻也難測,母子關系走入困境。
看到最后,你會發現《母親》并不是一部簡單的探索母子關系的電影。
它諷刺社會亂象,律師重錢,警察重效率,平民百姓沒錢沒勢力,寸步難行。
它旁觀人性無常,堅信的真理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純白無暇的人可能會做出至惡之事。
它讓你感嘆,人世之悲涼。
生為智障,想要獲取別人的尊重,有多難。
一個母親,想要讓兒子周全過一生,有多難。
而關鍵是,一個智障如果沒有母親,又會在這世上過怎樣的生活呢?
每一層反轉,奉俊昊都仿佛是炫技一般,輕飄飄的揭開真相的面紗。
而這一輕飄飄的舉動卻足以在你內心留下重創,讓你留在原地,震撼不已。
時至今日,關于這部影片的疑問,依舊在豆瓣電影頁面層出不窮。
有人追尋細節,人究竟是XX殺的嗎?
有人推測過往,母親的針灸究竟用在了多少地方?
多少年過去了,仍舊有人被結局所打動,被故事所震撼,才會依舊念念不忘,對影片進行一層又一層的深挖。
關于這部電影,想說句“看懂劇情”很容易,想說句“看懂電影”卻很難。
劇情背后承載的思考,在不同人生閱歷和思想深度的人看來,是不一樣的境界。
而這,正是導演功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