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相信不少小伙伴的眼睛是頂著黑眼圈的,晚上不睡覺,白天起不來。很多人都認為,假期可不就是用來熬夜的,似乎到了晚上,精神勁兒才更足。但要知道,經常熬夜也伴隨著身體狀況的下滑。
熬夜的危害有這些——
對心腦血管的影響。熬夜會導致血壓升高,或者引起血壓波動大,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影響更大,可能會引發腦出血等突發事件。
對免疫力的影響。好的睡眠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熬夜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比如感冒等。如果長期熬夜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機體的新陳代謝失調,免疫因子的生成減少,誘發癌癥。
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于女性來說,熬夜會引起卵巢功能的減退和早衰,同時也會引發月經不調等。
對皮膚的影響。熬夜會損傷皮膚,使皮膚容易暗黃、長褐斑,出現痣、暗瘡、粉刺等,影響外貌。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很多人在熬夜的時候喜歡吃零食,而且零食大多高熱量和高糖,特別是春節期間。而在睡覺的過程中,會分泌有助于機體分解脂肪的激素,如果熬夜,則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加上夜間零食,也會影響消化系統的代謝,引發脂肪堆積,導致肥胖的發生。
對肝臟的影響。夜間睡眠是肝臟的修復時間,如果熬夜,就會導致肝臟的修復受影響,損傷肝細胞,當肝臟受損,也會影響到全身健康。
知道了熬夜傷身體,但幾點鐘睡覺才不算熬夜?醫學上,熬夜時間的界定有爭議,主要是因為生物鐘存在個體差異。但一般認為晚上9點~11點是人體免疫系統恢復的時間。如果一定要給熬夜定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從生物節律和內分泌角度看,一般認為超過23點后睡就算熬夜了。
是不是熬夜過后,補一覺就好?熬夜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補一覺是無法補回來的,只能說補補會相對好些。長期熬夜會把人體生物節律打亂,建議大家不要總熬夜,每年守歲熬夜一次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有沒有什么熬夜的“錦囊妙招”?最好的妙招就是減少熬夜長度,比如到24點了,洗漱睡覺,然后早晨7、8點起床,基本也保證了正常6~8小時的睡眠時間,偶爾一次熬夜對身體影響還是有限的。第二天起床后,飲食上加強營養,及時補充水分,早餐盡量吃雞蛋、牛奶、牛肉、粥類、蔬菜等,多吃水果如橘子、蘋果等,來補充熬夜流失的營養。飯后吃點干果如核桃、大棗、桂圓、花生,起到抗疲勞的作用。
熬夜后,怎樣恢復健康的睡眠?熬夜后,很多人可能會睡個長覺,其實這樣不好,會打亂日常作息,引起睡眠節律的改變,可以比平時起床時間晚點(晚半小時到一小時)。熬夜第二天的中午,建議午睡半個小時以內,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午睡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大腦可能會進入深睡眠狀態,醒來會覺得更加疲憊;如果午睡睡到自然醒,則可能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晚上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或者全身泡澡,利于血液通暢,促進睡眠。還可以聽點促眠的輕音樂或者練瑜伽,利于更好地睡眠。建議不要超過23點睡覺,睡前1小時放下電子產品,減少臥室燈光和聲音。另外,晚上不要吃得太油膩、不要飲酒,因為春節期間大家都吃得很好,因此晚上盡量吃清淡點;下午4點后就不要喝茶、咖啡和可樂等興奮性的飲品,睡前1小時最好不要吸煙。
綜上,熬夜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因此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北京市公安醫院醫師 彭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