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中醫藥治療各種類型的失眠癥、抑郁癥、焦慮癥,戒除鎮靜催眠類西藥(安眠藥)的依賴,社會上有“有失眠,找施明”之說法。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眾所周知,睡眠功能是人類在自然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項重要生理功能,其對機體保證自身健康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健康睡眠應該是晚上能安然入睡,清晨起床能感覺神清氣爽。然而由于眾多原因,當今失眠病癥的發生率非常高,晚上睡個好覺似乎已經成了不少人的奢侈愿望。
長期失眠引發老年癡呆癥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這意味著我國有3億多人存在臥床難以入睡、早醒難再續睡或醒后感覺不好等睡眠障礙問題。
長期失眠會引起人體免疫機能降低和代謝功能紊亂,引發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近些年的科學研究證實,睡眠和人體大腦神經系統健康之間存有非常密切的雙向關系,長期睡眠不好會明顯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引發老年癡呆癥。
研究發現,在深度睡眠期間,大腦垃圾的被清除率會不可思議地提高10~20倍,因此深睡眠也被稱為大腦垃圾的強力凈化器。由此可見,中老年人如何提高睡眠質量,晚上保持足夠的深睡眠時間,對于預防老年癡呆癥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長期睡不好,尤其是深睡眠的缺少與老年癡呆癥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在臨床中,我們也常常發現不少中老年失眠患者,他們除了晚上睡不好(入睡難,早醒,間斷多醒等),白天還有明顯的健忘,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急躁易怒,多猜疑等癥狀,常常訴說、抱怨自己近來怎么會老是記不住東西,尤其是記不住具體數字和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說話也沒有原來利索,容易心煩急躁發火等等。
中醫治療失眠有高招
對這樣的失眠患者,中醫是怎樣認識和治療的呢?中醫理論有“心藏神,主血脈”“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髄之海”的理論,認為人體精、血、髄同源,機體諸臟腑功能失調,人體陰陽之氣的運行失常,就會出現睡眠障礙——失眠。長期失眠、睡不好會加重臟腑功能失調,增加精血的消耗,日久“腦髄漸空”腦失所養而出現健忘、遲鈍、急躁等癥狀。
在中醫藥治療方面,首先應該分析尋找失眠的原因,然后綜合病人的不同體質類型、臨床表現和辯證分型,在采用養心安神、平肝寧神、滋腎攝神等法則和方藥的同時,針對性地參合益精醒腦開竅的方藥,一般都會取得較好的療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