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過度節省則是傷身行徑。
此前我們曾多次強調“不要經常吃隔夜菜”、“遠離霉變食物”、“合理使用抽油煙機”等行為的必要性。
那么,您還知道哪些行為屬于“過度節省”嗎?
炒菜剩下的湯湯水水里通常含有較高的油脂、鹽分、嘌呤等,長期攝入會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患有這些疾病的尤其不要吃。
吃剩的菜湯就扔掉吧。
這看似節約,但危險已經在靠近。
油炸過程中,油脂會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除了口感變差、營養價值降低,甚至還會含有揮發性毒物。
西班牙的一項研究曾對家庭中常用的炸鍋油進行測定,結果發現,反復加熱的油會增加人們患高血壓的風險,且油脂劣變的程度越高,家庭成員患高血壓的風險也越大。
油炸的食物本就該少做,炸過一次食物的油不宜再熗鍋,可以用來做花卷面點或拌餡。
牙刷用得越久,刷毛磨損就越重,清潔能力會變差,不能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這時候就需要換新的牙刷。
因為,若口腔清理的不徹底,污垢容易殘留在牙齒上,會對牙齒造成損害,不利于口腔健康。
當牙刷刷毛根部顏色變黑或變黃,就是污垢蓄積較多的信號,此時就該更換牙刷。
另外,當牙刷炸毛或刷毛脫落,同樣應該更換牙刷。
有的人毛巾更換不勤,甚至一條毛巾用幾年,雖然看上去干干凈凈,但實際上卻暗藏致病菌。
中國家紡協會曾對400多人的毛巾進行菌落檢測顯示:
多數毛巾含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且細菌數量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呈幾何數增多。
用這樣的毛巾擦洗,不僅起不到清潔的效果,反而會污染肌膚、堵塞毛孔。
人體免疫力低下時,這些細菌還可能趁虛而入,導致臉部皮膚感染、結膜炎等。
普通木筷和竹筷價格低廉、輕便耐用,所以很多人家會久用不換。
但事實上,這兩種筷子由于吸水性能好,內部易滋生霉菌,并不耐久存。
一般連續使用3個月,就該換一批了。
此外,此類筷子在使用和清洗過程中容易形成劃痕和裂縫,這更容易藏污納垢,甚至可能會滋生1類致癌物黃曲霉素,進入人體后會對肝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誘發肝癌。
不要用“超齡”的竹筷、木筷,如果嫌麻煩,可以選擇合格的不銹鋼筷子,保養得當可以用很多年。
生活中,外賣餐盒洗凈后再利用的情況并不少見,這看似衛生,實際并不健康。
一般來說,PP(05)材質的餐盒,長時間、多次使用是沒問題的,就算放在微波爐里加熱也沒有問題。
但我們生活中還會遇到PE、PS材質的一次性餐盒,這類餐盒加熱后會釋放有害物質,不宜重復利用。
此外,一次性的塑料勺、杯子、吸管同樣不宜多次使用,這可能會導致我們攝入微塑料的風險增大。
不要把帶有“一次性”標簽的塑料制品反復接觸食物。
有些老人平時無論鍛煉還是上街都穿同一雙鞋,直到穿壞了才去買一雙新的,這是不好的習慣。
因為總穿一雙鞋,鞋子不能充分地“休息、透氣”,因為潮濕更易患腳癬等皮膚病。
而且,鞋子穿久了,出現變形后,就不能為足部提供足夠的支撐,足弓結構發生改變,會影響全身骨骼健康,甚至導致頸腰背痛。
建議老人最好常備兩三雙鞋,交替穿著,不穿的時候讓鞋曬曬太陽。
若鞋底已磨偏或磨損至防滑性降低,就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