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腸胃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卻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為了讓我們的腸胃得到應有的重視,同時以正視聽,本書特邀資歷深厚的權威醫生作者,為讀者深入解讀11種常見腸胃病的預防和治療,從飲食、作息、運動、衛生、心理等日常生活5大方面傳授腸胃的調養保健,全方位抵御腸胃病的侵襲。
腸道也有年齡
如果有人問你今年多少歲,你一定會脫口而出自己的年齡。可是,“你的腸道多少歲?”不用說,這個問題你一定回答不上來。
所謂腸道年齡,實際上就是隨著我們人體生理年齡的不斷增長,腸道內菌群分布變化的一種階段性反映,它不僅是一種反映人體體質狀況的健康數據,還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腸道老化的狀態以及發病幾率。我們給腸道確定年齡,主要的依據是菌群分布的狀態。55歲~60歲這一老年時期,有益菌群的數量會減少,而有害菌群將會增多,例如產氣莢膜桿菌等,這時腸道會經歷一次明顯的衰老過程。
我們的年齡會增長,腸道的年齡也會增長,這是自然規律。通常,一個健康人的腸道年齡,跟他(她)的生理年齡相差不大,然而,種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會讓我們的腸道提前衰老,老于我們的生理年齡。腸道老化后,最常出現的問題包括便秘、急慢性腹瀉、腸易激綜合癥等,會導致人面色晦暗、皺紋增多。
雖然目前我們對腸道年齡的研究,還沒有精確到具體年齡段上菌群分布處于哪種狀態,但是,有害菌群增多無疑將會加速人體腸道的衰老,給疾病的發生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假如腸道一直過早衰老,而我們一點措施都沒有采取,沒有讓它得到改善,輕則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營養流失嚴重,機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重則會因腸道的超前衰老而過早死亡。
腸道的衰老還會掐斷營養來源,直接造成機體組織如骨骼、大腦缺乏營養,誘發兒童營養不良、挑食厭食、生長發育遲緩及中老年人鈣吸收障礙,造成骨質疏松及其他骨性關節病等。也就是說,腸道衰老了,就會成為百病根源以及人體衰老的加速器!如此嚴重的后果,怎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合理膳食,腸胃健康的第一步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這一飲食理念早已被大家所公認,可是到底怎么做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呢?尤其是對于腸胃不好甚至已經患了腸胃病的人來說,吃什么、怎么吃才是科學合理的呢?
●主食不能不吃
每一個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300克~500克的谷類、薯類等主食。很多人不吃主食,這樣既不利于養胃,也不利于營養均衡。我們的膳食中大約一半的熱量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有以下三類:淀粉類、食物纖維類、糖類(單糖、雙糖)。很多主食中富含淀粉和食物纖維素,如全麥面粉和其他谷類、豆類、塊莖類(如土豆)植物等,它們還含有重要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所有這些物質對身體健康和預防癌癥都是十分重要的。
●多吃蔬菜水果
老年人應增加蔬果的攝入量,看看每天是不是真的吃了500克以上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最好選擇當季的,既劃算營養價值也高。需要注意的是,蔬菜、水果的多樣性是關鍵,假如我們能夠每天吃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蔬菜、水果,而且常年堅持,既有利于腸胃的健康清潔,還會有預防癌癥的作用。
●限制紅肉,多吃魚肉
即使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每天攝入的紅肉也不能超過90克。紅肉是指牛肉、羊肉、豬肉或由這些肉加工成的食品。如果每日攝取超過90克紅肉,可能會增加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風險,同時也可能增加患胰腺癌和腎癌的幾率。最好的選擇是吃魚、家禽、野味以替代紅肉,尤其是魚肉,大家可以嘗試每周至少吃兩到三次魚。
●限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我們日常所吃食物中的脂肪,按照化學結構可以分為飽和及不飽和的脂肪。飽和脂肪大多來自動物性食品,在室溫下通常呈固體狀,在肉類和奶制品中十分豐富;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通常為液體狀,主要存在于蔬菜或植物油中。從健康角度來講,我們要限制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并限制用量,這對于減少癌癥的危險性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如果醫生得了腸胃病+免疫力低下》 作者:王勇,夏志偉,王遷 出版社: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