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來了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從心理學角度上說,“壓力”是一種提醒我們潛在威脅的情緒訊號,每個人都有自身防御機制,當我們感受壓力時,為了生存需要,我們的身體會暫時關閉許多與我們長期發展更相關的系統,比如免疫力、同理心、邏輯思考能力。
其實,說的形象點,遭遇壓力時,我們的感受是與遭遇有叢林里的老虎感受相似。在叢林里潛伏著準備攻擊我們的老虎,此刻,我們不可能坐下來和老虎溝通談判,首要任務是要讓自己活下來,拼命奔跑也跑不過老虎,這時我們發現手中可以抓到一根尖銳的木楔,于是在無處可逃的時候,轉身作出反擊的態勢。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把猛獸比作壓力,現實生活中,在生活中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要更復雜的多。
在工作中、生活中,每天都會有突發事件,我們自然會有壓力反應,但我們同樣可以有放松反應,學會通過練習放松反應,是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更多能夠對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的情緒的。建議從三個方面開展練習,逐漸形成適合于我們自己的壓力反應和處理模式。
一是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通過有效的表達進行情緒管理,并舒緩壓力給你帶來的焦慮感。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彭尼貝克 (James Pennebaker)做過一個實驗:讓受試者連續五天都用15~20分鐘寫出“一生中最痛苦的經歷”,或當時最讓人心煩意亂的事情。受試者寫出東西后若想自己保留也可以。運用自我表白的來宣泄不良情緒,經過一段時間,受試者的免疫力增強了,其后看病的次數大大減少,因病缺勤的天數也減少了,因此,壓力管理中,至少你要敢于說出自己的感受。
二是鍛煉自我覺察力,壓力可以被我們的身體轉化為活力和激情,但要有所覺察并找到處理方法。壓力覺察有三個層次:壓力過多會引發紛雜的情緒;持續的壓力會帶來軀體各種不適反應;重大和突發的壓力可能導致意識縮窄,對環境反應遲鈍,心身處在崩潰的邊緣。因此,引導自己、他人建立希望,規劃清晰的未來則是人生方向的動力,減少對壓力的抱怨,讓自己專注于那些幫助你擺脫困擾的情緒和能力,才會更好的解決問題。
三是保持身心平衡,很多人都玩過翹翹板,人為使得兩端重量變化并獲得平衡。如同我們的軀體增大壓力,精神壓力也會增加,反之亦然。通過放松軀體釋放壓力,精神的壓力也得到了緩解。
提醒一下埋頭苦干的你,也許你的效率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高,所以,不妨試著通過釋放身體來緩解壓力,跑跑步、打打球、踢踢毽都可以得到釋放。處理壓力有很多方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及時釋放壓力,不為難自己或吞噬別人的時間,壓力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來化解。(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