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其實并非越豐富就越精彩,有時越豐富只會越焦慮,給生活做做減法,反而能得到更多幸福,身體也能更健康,但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生活其實并非越豐富就越精彩,有時越豐富只會越焦慮,給生活做做減法,反而能得到更多幸福,身體也能更健康,但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8醫院心理門診主任丁嵬)
購物做減法:只買最需要的
很多人在逛商城或逛網店時,看這個也好,看那個也棒,干脆統統買回家,尤其是碰上促銷、滿減、打折,更是收不住手。黃女士就深信買得多、省得多,但買回來的東西,很多都是不需要的,有些零食買回來放到過期都沒有拆封。老年人沖動性購物常是因為劃算、便宜或兒女用得上,乃至孫輩需要。避免沖動購物不妨給購物車做減法,在付錢前靜下來想一想。
購物減法守則:根據需要做減法
1.三聯自問:我需要嗎?我是現在就要嗎?我需要那么多嗎?如果可要可不要,那么就不要買;如果需要但不是立即要,也可以暫時不買;如果確實需要,立即要用,也要將數量控制在兩個月可以用完的程度。
2.建立“等待期”:當遇到沒有實際用途、價格難以負擔但又特別想買的物品時,可以放一放,過幾天后如果還想買,說明確實喜愛,那時再買可以避免沖動消費。
3.物品清點:定期清點家中的物品,將沒有太大必要的東西放進箱子封存,寫上日期,如果半年、一年都沒有打開過這個箱子,說明確實沒用,可以直接處理掉。同時,觀察處理掉的物品有哪些,接下來應吸取教訓,避免購買同類物品。
興趣做減法:廣泛接觸,挑選最愛
我們常提倡老人在退休后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從預防退休綜合征、老年抑郁的角度出發,但要注意的是,興趣愛好有就好,并非越多越好,關鍵是自己是否真的喜歡。興趣愛好太多,反而可能引來焦慮煩惱。
李先生今年65歲,退休時由于不適應,情緒低落、消極,女兒幫其報了
老年大學。自從上了老年大學后,李先生情緒果然好了很多。但李先生卻陷入了一個怪圈,認為興趣愛好可以防止老年抑郁,于是開始開展各項興趣愛好:書畫班、學象棋、釣魚、養花弄草、跳廣場舞、爬山,每天除了睡覺在家,忙得不見人影,引起老伴不滿。但李先生也覺得很冤,既然參加了,中途退出好像半途而廢,每天忙來忙去,最終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學到了啥,且因過于忙碌,晚上還出現了嚴重的失眠。前段時間,李先生終于累倒了。
興趣減法守則:加減混合法
1.先做加法:在不知道自己真正愛好時,盡可能多地接觸、嘗試。
2.后做減法:當接觸到足夠多的興趣后,開始做減法,首先減去自己不喜歡的、提不起精神的;其次,減去感覺一般的興趣;最終留下1~3個興趣即可。如果留下的興趣不多,或者也不是自己的“真愛”,可繼續做加法,直到找到為止。
任務做減法:少操心,全家都開心
愛操心是中國老人的通病,尤其是對于子女,更是有操不完的心。但令人難過的是,老人的操心并不是都能得到子女的感謝與體諒,有時,多余的操心卻造成了兩代人的矛盾。60多歲的王女士自從孫女出生后就一直在兒子家幫忙帶人,好不容易孫女要上幼兒園了,王女士可以歇會了,但兒子又生了二胎,王女士更是放不了手了。但自從大孫女上學開始,王女士與兒媳的關系越來越差,追根究底就是教育理念不合,雙方鬧得很不愉快,可兒子也只是和稀泥。
老人退休后應任性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帶孫就不帶,在子女家過不舒坦就回家。老人在與子女相關的事情上,應點到為止。
任務減法守則:減去與自己無關的任務
1.清點任務:退休一身輕,除了吃喝玩樂,其他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任務。做減法的第一步是清點身上的任務,如帶孫、義工、老年大學、興趣班組織者、鄰里矛盾調解員等。
2.減去不必要的任務:看哪些任務是不必要的。通常與自身無關的,如帶孫是子女的事;自己不感興趣的;過于勞累、耗體力的,都可以減掉,有益身心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