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準備白芷、薄荷各6克,辛夷花、蒼耳子、黃芩、菊花、連翹各10克。加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煮開,再用文火煮20分鐘,即可。
專家點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譚漢添表示,進入寒冬,冷空氣活動頻繁,很容易使人患上感冒。鼻腔作為呼吸道的門戶,對氣溫的變化尤為敏感。吸入的冷空氣使鼻腔內的毛細血管驟然緊縮,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適應不了這種刺激,就會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腫,出現炎癥反應,并產生大量的分泌物,堵塞鼻腔,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鼻塞。
讀者來信的偏方中,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二經,能祛風止痛、通竅排膿、散濕消腫,為治療鼻塞、流涕之要藥。薄荷味辛、性涼、主入肝肺二經,有疏風散熱、清咽利喉之功效,是治療風熱感冒的常用中藥,可改善由感冒引起的發燒、咳嗽、鼻塞不通等癥狀。
辛夷花味辛、性溫,歸肺、胃經,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因其芳香質輕、性浮而散,善治頭面風邪而通鼻竅,所以是為治鼻淵頭痛、鼻塞的常用中藥。
蒼耳子味苦、甘、辛,性溫,歸肺、肝經,有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鼻塞等問題。而黃芩、菊花、連翹,均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于感冒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體來看,此方確實有祛風通竅的作用,有助治療因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頭痛等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蒼耳子過量服用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并不適宜老年人久服。老人在使用蒼耳子前,最好先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記者 陳曉琨 通訊員 鎖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