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最近總覺得左側腰部疼痛難忍,即使是彎腰撿個東西,也十分吃力。醫生經X光檢查發現,她的這些癥狀都是腰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
腰椎小關節紊亂,通俗來講,就是由于腰部扭傷所導致的關節錯位。腰椎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是其主要成因。
臨床有不少將腰椎小關節紊亂跟腰椎間盤突出搞混,從而延誤治療的患者。一般來說,腰椎小關節紊亂患者多有急性腰部扭傷史,且此后常反復發作,同一姿勢下可誘發腰習慣性扭傷。患者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腰部肌肉僵硬,彎腰、背伸等活動受限,疼痛有時沿腰椎向臀部放射,但這種放射主要局限在腰部和腰骶部,不會向下肢放射。此外,這類患者查體可發現骨盆兩邊不對稱、下肢不等長等。而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疼痛有灼熱感、放電樣,腰痛且伴有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臥床休息后癥狀可以減輕,腹壓增加可使癥狀加重。
腰椎小關節紊亂的常見處理方法包括限制運動、服止痛藥、物理治療、熱敷等。急性期患者如果沒有腰椎其他疾患,一般可進行手法復位。若患者反復發病,多因患處附近肌肉松弛、不發達,不能維持脊柱關節定型所致。這類人應多鍛煉腰背肌肉,做如“小燕飛”等拱橋類鍛煉及游泳、打羽毛球等運動。(摘編自《農村大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