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鏘鏘
6月28日,戊戌年五月十五,子丘與諸位詩友組成詩詞交流群“無弦詩會”。
“無弦詩會”將努力打造成一個干凈而純粹的詩詞空間,群中將不定期針對詩詞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在【行吟詩詞】中開辟了專欄《詩詞鏘鏘》,將交流的內容與更廣泛的詩友分享。
“無弦詩會”實行會員制,每天不超過五個入群名額。想加入“無弦詩會”的詩友,可在留言處報名,同時請注意入群要求。
話題1
如何看待“造景”?
2018年6月29日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有造境,有寫境。詞中既有詩人想象造出的虛擬意境,又有描寫現實的真實意境。
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的“見識”有時候真的蠻少,往往固定在家庭、公司(學校)之間,那么如何看待“造景”?
蓼汀花溆
我認為,詩家之語往往不可能全部真實,總有一部分是想象出來的。為了詩詞的藝術性與思想性。造景并不過分。
詩詞的造景如同造園一樣,在于匠心獨運。所謂芥子納須彌,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間內給人以無限的意境。
涼笙墨染
我覺得造境可以,只要合乎自然,都是可取的,反之不建議。
心隨流水
1、造景與寫景相對。寫景為實,眼中所見;造景為虛,心中所設。
2、具象為景,群象為境。詩中之景、境,多虛實結合,情景相生,故曰意境。
3、寫景,多由外入內,由物及人,興也。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造景,多由內至外,由心及物,比也。如,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4、《詩經·國風》之詠物篇,多寫景;《離騷》之香草美人,多造景。
5、祖詠《終南望馀雪》,寫雪,由雪及己,身冷;李白《北風行》,夸大寫雪,由雪及人,心亦冷;杜甫《對雪》,寫冬雪,由雪及家國,望溫暖團圓;韓愈《春雪》,寫春雪,由雪及人事世界,善解人意之溫情;唯柳宗元《江雪》造雪,高潔,孤絕,自我境界也。一如陶淵明《桃花源記》,造景也,心中之烏托邦。
6、宋徽宗之工筆花鳥,寫景;鄭思肖之寫意蘭花,造景也。顏真卿之真書,寫書;懷素之狂草,造書也。象棋之車馬炮,打仗之實錄,寫景;圍棋之黑白,兵法之推演,造景也。
嬋韻依夢
造景,說明景物是想象出來的,首先要符合自然規律,若違反則為臆造。如何造?根據心情或情緒幻想出能傳達此意境的又符合時令的景物。然后組織起來,塑造一個特定的情景,使之合理化。達到情景交融,以景烘托情的目的。
我只想舉一個例子,可能并不合適,但這是看到這個話題之后就涌現出來的。李白寫給楊貴妃的《清平調》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傳說當時寫的時候李白并未見到楊貴妃,那么這些意象是否也屬“造景”范疇呢?高明如斯!
清云
詩詞中巧妙運用造景手法,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點睛之筆就是擅用此道,令文章更富有神韻,回味悠長,甚至成為千古佳句。
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于先賢的詩句中深有體會。二者恰當相融,既抒發了詩人的浪漫情懷,又引起讀者共鳴,這是一味寫實所不易做到的。
帆影
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詩詞寫作因情設景、緣情造景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符合自然,源于生活的真實體驗。
今天蓼汀花溆、涼笙墨染、心隨流水、嬋韻依夢、清云、帆影等六位詩友就【如何看待“造景”問題】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歸納起來,我想:
1、大家都不認為“造景”不可取,也就是說詩詞中“造景”是很正常的。
2、詩人畢竟無法做到全部真實,但“造景”一定要合乎自然,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則是臆斷,是不可取的。
3、“造景”運用好的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點睛之筆就是擅用此道。
4、“造景”最好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提取,或者他人的經驗中提取,而不能“天馬行空”任意想象。
5、從《詩經》《離騷》開始,我國古典詩詞便善于運用“寫景”和“造景”,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我國古典詩詞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