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經絡公眾號曾介紹:霜降后吃山楂,血栓化成渣。
其實山楂功效很多,它不僅能夠化血栓,如果與其它食物合理搭配,能夠趕走多種小毛病。
山楂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功效呢?
因為山楂里因含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也被稱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小能手”。中醫認為,山楂味酸甘、性微溫,能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止痢降壓,下面就是中藥大辭典對山楂功效的描述:【性味】酸甘;微溫;無毒
【歸經】脾;胃;肝;肺經
【功能主治】消食積;化滯瘀。主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泄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后腹痛;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脾胃虛弱者慎服。
《綱目》:生食多,令人嘈煩易饑,損齒,齒齲人尤不宜。
《本草經疏》: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
《得配本草》:氣虛便搪,脾虛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參者忌之。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損齒,易饑,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后忌之。
生山楂還具有消除體內脂肪、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因此減肥的人可以適量的吃它。新經絡的小編提示在中國的民間有很多中醫同仁通過山楂和其他食藥材配伍,用于治療和緩解多種身體不適,比如降脂、活血,緩解腰膝酸軟疼痛等。山楂究竟怎么用最好呢?看看下面你就知道了!有需要的朋友,值得一試!材料:取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核桃仁加水少許,用食物加工機打成漿,再加適量涼開水調成稀漿汁。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濾出頭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并,復置火上。加入白糖攪拌,溶化后緩緩倒入核桃仁漿汁,邊倒邊攪勻,燒至微沸即可。核桃仁甘溫質潤,是傳統的補腎佳品,無論是配藥用,還是生吃、燒菜,都有良好功效,特別適宜于老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疼痛。菊花和山楂用清水洗凈,鍋中水沸后放入山楂,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約10分鐘,最后加入菊花煮沸,即可關火。菊花有較強的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利尿止痛作用,還能調理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外周血管。山楂消導作用很好,助消,化淤滯,能消除油膩,減少體內脂肪堆積,又能擴張血管,有較持續的降壓效果。材料:取生山楂15~30克,丹參30克,絞股藍15克,甘草6克。山楂是天然的降脂藥,現代研究表明,其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還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等作用;丹參味苦,微寒,為養血活血藥,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心腦供血,降壓、降脂、降尿酸作用。絞股藍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健腸胃增進消化吸收,調脂減肥等作用。材料:取山楂15~30克,陳皮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山楂能消食化積、行氣散瘀;陳皮歸脾、肺經,具有健脾和胃、行氣寬中、降逆化痰的功效.小編新經絡.半夏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茯苓、木香理氣健脾祛濕;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需要注意的是,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與胃酸結合容易形成胃石,如果胃石長時間消化不掉就會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因此,山楂不能空腹吃,并應盡量避免吃生山楂,尤其是胃腸功能弱的人,最好將山楂煮熟后再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