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發癥多種多樣。
而“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
糖尿病神經病變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治,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食欲、睡眠等)。
還會顯著增加糖尿病足壞疽、無痛性心梗以及心源性猝死的發生風險。
在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由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故患者往往難以察覺;以后隨著病情的發展,才會陸續出現各種臨床癥狀,如手足麻木、疼痛、感覺遲鈍、體位性低血壓、靜息心動過速等等,但此時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
因此,對糖尿病神經病變進行早期篩查非常必要。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避免出現嚴重疼痛甚至截肢等后果。
臨床上,對于癥狀典型的患者,通過病人的癥狀主訴,結合患者多年的糖尿病史,就可以大致做出臨床判斷;但對那些尚未出現明顯癥狀的早期神經病變患者,則必須通過體檢和一些特殊檢查才能發現并確診。
這些檢查項目包括:
1、痛覺檢查:主要通過測定足部對針刺所引起的疼痛的不同反應,來初步評估末梢感覺神經的功能情況。
2、溫度覺檢查:將水杯中分別倒入涼水和溫水,然后用杯壁接觸足部皮膚,如果患者對冷熱變化無感覺,說明溫度覺喪失。
3、觸覺檢查:用一根特制的10g 尼龍絲在雙足拇趾及第Ⅰ、第Ⅴ跖骨頭的掌面進行觸壓刺激,如果患者沒有感覺,則說明觸覺減退。
4、振動覺檢查:將 128Hz 的音叉置于病人的雙足拇趾背面的骨隆突處,如果病人對音叉引起的振動感覺減弱或消失,則提示神經震動覺異常。
5、位置覺檢查:讓病人閉上眼睛,然后上頂或下壓腳趾 (或手指),如果病人不能辨別腳趾的移動方向,則提示神經位置覺異常。
6、立臥位血壓測試:先讓患者平臥于床上,安靜環境下休息 15分鐘。將袖帶固定于患者右上臂,測量血壓。
測量后不要解開袖帶,囑患者立即站立起來,上抬右臂使袖帶、血壓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同時快速測量血壓。
如果立位時收縮壓較臥位時下降 20mm Hg 以上或舒張壓下降 10mm Hg 以上,即可判斷為“體位性低血壓”。
7、雙足跟腱反射檢測:用叩診錘叩擊病人雙側的跟腱,如果患者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提示存在周圍神經病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