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認為新冠病毒感染既不屬于溫病、濕瘟,也不屬于傷寒,而屬于“寒濕疫”。
寒濕疫伏于膜原,膜原不屬于表,也不屬于里,居于表里之間。這種情況下,辛溫解表或辛涼解表都不合適,因為病邪不在表。
清瀉里熱也不適合,因為病邪不在里。
病邪在膜原。仝小林院士說應該“分消走泄”治之。他推薦小達原飲(厚樸、檳榔、草果、生姜)
仝院士認為咽痛屬于寒濕郁而化火所致,六神丸、龍角散、防風通圣丸等可用。
咳嗽重在溫肺散寒,用射干麻黃湯。
味覺嗅覺消失重在通竅活血。
老年體弱者,要活血化瘀保血脈。
仝院士的刀片散用到了溫病升降散:
子龍宣白承氣湯是吳鞠通宣白承氣湯加葶藶子、地龍;
破格子龍宣白承氣湯由子龍宣白承氣湯加附子、干姜、人參、山茱萸、陳皮、桃仁組成;
收汗散由桂枝湯加黃芪、附子、煅龍骨牡蠣組成。
這些觀點很有意義,藥方配伍也有特色。值得學習和體會。
我覺得仝院士對嗅覺味覺消失的活血通竅治法,沒有考慮到肺氣不宣的因素,肺氣失宣是諸竅不通的主要原因。應該宣通肺氣,肺氣通,諸竅通,而不是活血通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