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傅山“四寧四毋”引發的爭議,數百年無休無止,其可爭議程度,后世也許唯吳冠中的“筆墨等于零”可比。
傅山一代大家,其成就絕非寫字而已。“四寧四毋”與其說是他的書學思想,不如說是他的美學思想。他給朋友寫信,說寫詩要“寧隘,寧澀,毋甘,毋滑”,可見他骨子里就是這樣的。
但是,“四寧四毋”也很“害人”,很多初學者未解其意,看了傅山晚年的書法創新,便真以為寫字要支離破碎才好了。
白謙慎先生所著《傅山的世界》一書封面,就選用了此類作品——
傅山是很有個性,也是很糾結、古怪的一個人。60歲前,其人狂放激進,但寫字平正安靜,60歲后人變得平和安穩,字卻變形夸張起來了。
你也許看慣了夸張的傅山,那么今天就來看看他54歲所寫的《昨日帖》——“昨日”的美帖吧。
傅山《昨日帖》
(關注書法日課,閱讀原創文章)
點閱讀原文,讀《傅山:不會玩書法的醫生不是好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