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這個讓內家功夫愛好者和中醫一直探討的神秘郅位,不知苦煞了多少英雄好漢。歷史上,拳書著墨最多的也是丹田,解釋最多的也是丹田,丹田的功法也最多,軟硬氣功更是離不了丹田,可謂丹田貫穿于所有的內外功法,仿佛離了丹田將一無所成。丹田的這么重要嗎?下面就我個人對丹田的理解進行闡釋。
一、何謂丹田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用。《東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做是“性命之根本“。
丹田在何處,說法不一。多數氣功家認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在兩眉間印堂穴。中丹田叫“絳宮”,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臍下腹部相當大的一塊體積,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位。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上丹田,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上,屬于陽性,是陽氣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識活動的神經中樞所在,是練功人靜的主要部位。
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是中氣下陷,婦女月經過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悶,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下丹田,是練功誘導得氣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鍛煉體液系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以調節、充實體液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應。這對人體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二、丹田有個太極圖
太極圖由“S”線、陰陽、“0”組成。太極圖中的“S”線將太極圖清晰地分為兩個關聯部分。太極圖的兩個獨立塊面各有一個對方的小點,陽中含陰,陰中含陽,太極圖是圓形圖,它表示了運動的基本規則,太極圖的運動是以旋轉為基本形式,它的旋轉是流暢圓潤的,無絲毫凸凹之處。太極圖是對稱圖,整個結構均衡對稱,任何旋轉角度都是相對稱的。有正旋、逆旋、側旋等等。丹田的旋轉不是一個點,它是一個整體的面,如果說是一個點動,那還僅僅只不過是局部的運動。
三、丹田在技擊中的運用
1、丹田的局部運用。神聚上丹田,當對方向我上部攻擊,上丹田自動旋轉避實擊虛,進步進身,發勁。當對方向我身體中部擊打,中丹田自動旋轉,近身發勁。同理,當對方向我下部擊打,下丹田自動旋轉,近身發勁。
2、丹田的整體運用。在實戰中,丹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體上中下三田合一,立體旋轉,隨著丹田的旋轉,身體進行折疊,丹田的旋轉沒有橫向旋轉,橫向旋轉打不出折殺力。所有的旋轉都是斜面的,只有斜面勁力才有摧毀力。
3、說丹田旋轉不能局限于丹田,丹田是帶動周身旋轉的根本載體,其實丹田一轉,周身上中下三盤無處不轉。在旋轉中避實擊虛,重挫對方,同時在旋轉中積蓄能量,并對打擊對方產生一個加速度。丹田旋轉同時也包括上肢和下肢的旋轉,切勿分離。三盤旋轉鬼神驚,就是此理。
4、旋轉可以造就以下幾點優勢,通過旋轉變換打擊角度,讓對方無從下手,通過旋轉既可以增高也可以降低身體架勢更好的發揮鉆、劈之力,通過旋轉可以輕易地化掉對方的勁力,并能用身體的整體切削之力打擊對方。
丹田既是養生的重要場所,又是技擊關鍵中的關鍵,不可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