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手杰斯·威拉德上了年歲之后,經常會讓來訪者摸摸他的臉頰。他想讓人們感受40年前,那場比賽給自己留下的紀念。
他的一部分面頰骨像一枚硬幣一樣在皮膚下滾動,那是拜對手所賜。“這是鄧普西的杰作,如果拳套里沒有填充硬物,你認為像他那樣的小個子能做到這些嗎?我足足比他重了60磅!”
1919年,鄧普西摧毀威拉德
1964年利斯頓在與阿里比賽時,拳套里離奇出現了收斂劑。可以說,邊緣伎倆如鬼魅一樣纏住了拳擊。不過,作為世界上最易受傷的項目,拳擊和搏擊中運動員的違規行為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多。因為,拳手本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傷害的威力。
但是前幾年,拳王馬加里托的拳套丑聞,再一次給人們敲響警鐘。我們并不是說有些拳手的行為“骯臟”,因為即使世界上最骯臟的拳手,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真正的問題在于監督者失職。
馬加里托的纏手繃帶很不尋常
馬加里托在纏繞白色護手綁帶時,在每一層里面添加了白色的石膏粉,賽事監督檢測時,肉眼無根本看不出來。但我們知道,石膏粉遇水會凝固。
拳手比賽時手心會出汗,加之補水時傾倒,拳套里的東西很快會變成“水泥榔頭”。這真是駭人聽聞,除非你要殺死對方,否則真不該那樣。
不過,有時候拳套問題也會被當做煙霧彈。1810年,被視為英國民族英雄的拳手湯姆·克里布在比賽中,向裁判抱怨說對手在拳套里夾帶了小鉛球。
比賽暫時中斷,裁判開始檢查對手拳套,這讓克里布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時間。事后證明,這是無中生有的緩兵伎倆。類似的手段還有,吐掉護齒,整理護襠,系鞋帶等等。
故意犯規多數是戰術喘息
現在整個拳壇關注的是拳手的拳套里到底藏著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除了馬加里托,拳王霍亞、特立尼達德都曾因纏手方式飽受質疑。關于纏手方式問題似乎存在著文化差異,比如泰式纏手,此外墨西哥和波多黎各拳手的拳頭會被包纏成古希臘斗士的樣子,而這是極其危險的。但這種行為是否構成了欺騙呢?
纏手并沒有通行的標準
HBO分析家,已故名人堂教練斯圖沃德認為,“在美國纏手會很快,拉美地區的拳擊教練往往會給拳手包纏更多東西,所以用時更長。問題在于世界上很難推行統一標準。”
體育界極少談論良知。冰球、賽車、壘球,賽馬等賽場上莫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邊緣伎倆。曾有人戲稱奧運會是看哪個國家擁有最好的興奮劑而不被查出來的比賽。
全社會對體育競技的態度已經從“最優秀的運動員應該獲勝”轉變為“不惜一切代價爭勝”。在這樣的競技氛圍中,很多人都成為了騙子。
興奮劑不能算是黑科技
自從拳手們佩戴拳套參加比賽以來,他們一直對手套里的填充物動心思。詹肯斯就是這方面的行家。他會把墊板往后推,所以當你被擊中的時候看上去完全是被皮革手套擊中。很多人嘗過這樣的苦頭。
現在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因為比賽選手會被要求使用經檢驗的統一品牌的拳套。
1983年,年輕的小比利·科林斯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迎戰萊斯特。10回合過后,賽前被一致看好的小比利雙眼嚴重受傷告負,賽后,經檢查對手護手布里填充了濕石膏。
新星小比利被對手拳套毀掉
事后,萊特斯和他的教練被判入獄2年半。但傷者的眼睛永遠無法恢復了。9個月后,不肯面對現實的小比利自殺身亡,年僅22歲。
讓我們回到1919年7月4日,鄧普西比賽時的情形。那場比賽鄧普西幾乎是殺戮了對手威拉德,威拉德的面部被打得幾乎變形,下巴也被鄧普西打碎塊。
1964年1月,鄧普西的經紀人科恩斯在《體育畫報》上發表回憶文章時稱,自己在鄧普西的手套上包纏了硬物。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場比賽的輸贏意味著10萬美金,他必須保證鄧普西能夠在第一回合就KO對手。
登上時代雜志的傳奇拳王鄧普西
“在那個時代,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不是你做就是別人。最明顯的結果就是,一旦擊中對手殺傷力會變得更大。當時的比賽規則很松,官員們又懶得惹禍上身,當時的拳擊組織也就那么幾個人。”
那時拳手用來纏手的繃帶是“絕緣帶”,后來這種繃帶被禁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醫學用的繃帶和紗布。鄧普西不是唯一作弊的拳手。綽號“戰船”的埃德·史密斯也這樣干過。
名人堂拳手埃德-史密斯(左)
1970年,史密斯接受采訪時說,“鮮血順著對手的耳根流了下來……我在自己的手上包纏了絕緣帶。這種繃帶很常見,也許對手也纏了。那時候,拳手可以這么做”。
也有很多人質疑鄧普西的教練科恩在說謊。但科恩斯是這樣解釋的:“我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那樣的時代結束了嗎?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考慮。”
一切并沒有發生太多的改變。對于拳手來說勝利還是最重要的。而公眾的態度仍然是,在沒有證明有罪之前任何人都是清白的。